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硅料4连涨 | 耗时 19 ms

再扩40w吨产能,通威吃定TOPCon新进玩家

在下游纷纷扩产的背景下,对原材的需求在所难免,通威此次再度扩产,也反映了其吃定下游扩产电池片对原材的需求。

2022-08-31

各路资本扎堆涌入,龙头扩产,埋下“爆雷”伏笔?

如今的光伏就是一个利润介于100%-300%的行业,据业分会最新成交价格显示,国内单晶复投价格区间在21.0-22.1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1.68万元/吨,即216.8元/kg。

2021-07-20

《新材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解读

新材作为流程制造业,生产过程多涉及续性化学或物理变化,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参数放大至产业化规模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迫切需要通过中试找到适合参数,实现“人机法环测”全方位匹配。

价格飙升至170元/kg,平价上网还能实现吗?

但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预测,终端需求始终存在,没有人愿意丢掉市场,因此,5月至下半年,价格仍会不断上,甚至冲上200元/kg。

2021-07-19

机构:受多晶等材价格飙影响 光伏项目或将延期

2021-05-26 09:34:08 智通财经APP据媒体报道,多晶的成本大幅上,推动太阳能组件的价格在过去10年暴跌90%之后,今年以来上了18%。

2021-07-19

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2%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 高亢)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达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

价”共振致行业焦虑升级:与大宗商品普、报价一周一变、违约频发

年初以来,多晶超过70元/kg,幅近90%,仅按耗换算,带来的组件成本上升0.2-0.35元/瓦。不仅如此,国内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尤其铜、铝、钢材等制造业原材

2021-07-19

太空新型电池问世 :使用、充电更快、更轻便

研究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国化学会期刊《应用材与界面》。

2020-09-15

片又价!装光伏要抓紧!

2021-04-28 08:04:18 光伏能源圈4月27日有消息传来,中环股份调高单晶片价格。

2021-07-16

碳中和万亿赛道 ,颗粒打开光伏材新蓝海

保利协鑫已在光伏材领域精耕细作15年,对颗粒技术的打磨有10年之久。作为光伏材龙头企业,曾占据全球太阳能级片1/3的市场份额,持续引领光伏产业科技降本之路。

2021-07-16

2022过剩“倒计时”:降价通道已开启,机构预测将跌至170元/公斤

2021年光伏产业链上最让人意想不到的,非环节莫属。在2020年已经大超过一倍的,本来在2020四季度已经趋稳,步入2021年2月后再次“作妖”。

2022-02-10

多晶价格再

9月1日,业分会公布了太阳能级多晶最新价格。多晶价格实现四!

2021-09-02

通威股份:公司接到生产限电通知 和电池片生产受到影响

据悉,8月来国内价格已经站稳高位区间,且在夏季高温下,不少厂停工检修导致产能略受影响,整体供不应求。而在本次限电影响下,预计继续加剧供给紧张状况,不排除价格继续上的可能。

2022-08-23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4年4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万亿元,同比增长2.3%;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4.1%。一是商品消费平稳增长。4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

美国发明新材 有望替代

二硒化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其性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例如,据报道,其二维形式可以有效地用于光催化 - 当暴露于阳光时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的过程,其可以用于生产生态燃

2019-08-02

我市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通过年度考核 检测能力为广西领先水平及以上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柳州螺蛳粉、茶籽油、汽车零部件、预应力机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这4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已通过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专家核验组的年度考核。

新老玩家扩产在路上!片新贵双良节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

随着工业供应的增加、片产能的逐步释放,特别是颗粒的大规模推出,片、电池片和组件降价将成为光伏行业大趋势,企业不断降本增效方为行业的主旋律。

2021-11-15

机构:2023年底国内产能将达240万吨

2005年以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发展,高成本、低性价比的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兼并,我国产业呈现出“终端需求爆发、晶产能、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等四创新高,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的特点,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23-03-31

2022年供需结构性紧平衡,Q2末价格或将迎来拐点

2022年上半年,考虑到产能释放节奏,能耗双控及产线检修影响,新增有效产能有限,叠加下游刚性装机需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或将高位震荡;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预计2022年Q2末,供需紧平衡状况将得到缓解

2021-11-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