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硅料供应 | 耗时 15 ms

584.70亿元、长达八年的长单正式签订

7月12日,双良节能(SH:600481)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包头)有限公司近期与新特能源(HK:01799)及其三家子公司签订了《多晶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合同约定2023 -2030

2022-08-02

价格疯涨,隆基、天合、晶科、上机数控深度“联姻”杀入

作为产业链资金投入最大的环节,且投产周期长、产能弹性小、生产风险大,入局多晶赛道异常艰难。因此,与企业签订长单成为下游企业保障原材的主流模式。

2021-03-02

64亿元大单!东方日升发展前景再获重磅加码

复盘全局,东方日升进军业务的时机突出一个“稳准狠”。

2021-07-16

价格上涨 通威股份专家:下半年大概率上7万

经过多月持续的下跌之后,价格已经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数据显示,多晶上涨3元/kg,涨幅为10.3%;单晶上涨1元/kg,涨幅为1.7%。

2020-07-03

助力糖蔗产业提质增效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农机管理部门、重点制糖企业、农机企业、科研单位、用主体代表近300人齐聚柳江,共同探讨甘蔗机械化收割,助力糖蔗产业提质增效。

价格突破270元/kg!电池、组件商该何去何从?

10月20日,PVInfoLink发布光伏链周价格汇总,多晶致密现货价格最高已登上270元/kg!

2021-10-22

华电、大唐等再启动3.5GW光伏电站EPC招标,价格松动

从上游价格跟踪来看,根据业分会报价分析,本周多晶价格延续缓跌下行走势,其中单晶复投、单晶致密、单晶菜花成交均价跌幅都在1%左右。

2021-07-27

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发布全新Fortasun™光伏胶材

2019-06-03 16:15:50 中国能源网原道康宁有机系列产品现更名为Fortasun™,加入杜邦光伏材解决方案。其经户外实绩验证30多年的卓越性能,可降低度电成本。

2019-06-03

满足“碳达峰、碳中和”要求 光伏材颗粒新工艺来了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均采用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这是最为成熟、用最广泛的工艺技术。而与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多晶相比,烷流化床法(FBR)生产的颗粒体积更小,能耗和成本大大降低。

2021-07-16

招标无人报价,6月底已是今年光伏行业最后机会

2021-06-16 07:55:19 索比光伏网近日,索比光伏网获悉,某多晶龙头企业上周进行的招标无人标,标志价格或达拐点。

2021-07-20

小螺蛳撑起大产业 ——柳江区做大做强柳州螺蛳粉原材产业小记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的柳江区螺蛳养殖产业示范区,在广西有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看到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完成清洗螺蛳、挑选螺蛳、配、煮制、打包等一系列工序。

年初至今涨价36%!已有一线组件厂减产停工

2021-03-12 07:53:50 光伏资讯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发布了最新价格,已经直逼120元/kg。

2021-03-12

合盛业39万吨工业正常运行,多晶影响“全看政府安规处置”

根据公开资,合盛业主营产品为工业、有机、能源、碳素,其中工业是多晶的生产原之一,据了解,合盛业主要为大全、协鑫、新特能源等多晶企业原材

2021-07-20

光伏双巨头市值“大跃进”:短期缺口带动产业链提价

出现缺口隆基股份最新单晶片价格公示,单晶片P型M6 175μm厚度(166/223mm)为2.73元/片,对比6月25日公布价格上涨0.11元,单晶片P型158.75/223mm 175μm

2020-07-29

单月光伏新增装机飙至5GW 价格三连涨最高211元/kg!

背后则是产业链上游需紧张价格飙涨,进而相继传导至片、电池片,助推组件价格最高飙涨至1.87元/W,直接按下了终端市场“暂停键”。回归当下,受终端需求回温明显,产业链上游涨价潮再起!

2021-08-26

价格直追130元/kg,组件价格还有望回落吗?

据悉,当前订单以散单、急单为主,部分企业为保障货宁愿以高价锁定采购量。

2021-03-25

价格下降;光伏企业股价普涨;企业上市进展……

2021年最后一个月,价格依然高企,终端需求萎靡。纵使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上涨34%,全年新增装机量也很难超越2020年。不过在这一周,光伏行业的变化却带给了我们惊喜。

2021-12-13

报价现年内最大降幅 下游装机需求回暖预期加大

在连续三周平稳后,价格出现年内最大降幅,单晶复投和单晶致密价格周环比下跌均超过3%。在上游片降价后,组件环节价格回落至单瓦2元以下。

2021-12-10

韩国研究人员开发高容量 或使电动车续航翻倍

然而,由于在充放电周期内,会迅速膨胀,导致存储容量大幅下降,尚未实现商业化用。

2020-03-25

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

(二)加快首批次推广用。首批次新材是指国内实现原始创新或显著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规模化用和竞争优势的新材产品。(三)重点支持国家战略领域。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