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硅料价格 | 耗时 18 ms

EVA光伏大幅上涨!

进入2022年以来,光伏产业链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特征,其中已经连续九周呈上涨态势。受市场需求强劲的影响,EVA光伏同样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

2022-03-24

光伏产业链全线下跌!片“最受伤”,利润有望传导至其他环节

综合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全线下跌,片、电池、组件“无一幸免”,其中跌幅最大。

2022-12-20

光伏产业链全线下跌!片“最受伤”,利润有望传导至其他环节

综合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全线下跌,片、电池、组件“无一幸免”,其中跌幅最大。

2022-12-16

供给过剩,部分企成本倒挂!产业局或迎洗牌

从成本来看,当前工业生产原材持续走低。其中,电极比4月底下跌了接近1500元/吨。当前碳电极已经逐步对较为高昂的石墨电极形成替代,但在此轮下跌过程中,碳电极跌幅更大、下降速度更快。

2023-06-12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建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广西低碳技术与绿色化工新材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建广西现代运河实验室、广西低碳技术与绿色化工新材实验室、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的通知(桂科发〔2024〕321号)各有关单位:为推进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研究

2024-12-25

片龙头报逼近去年高点 光伏需求淡季不淡

2021年,由于上游供应持续偏紧,不断走高,也水涨船高。去年11月30日,隆基股份率先降,此后,公司于去年12月16日再度调低片报

2022-03-11

全球多晶产业洗牌在即

高电制约韩国制造商招商证券行业分析师游家训在2月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目前,不考虑金属芯等原材成本,多晶生产成本主要由电费(32.9%)、折旧(16.7%)、人工(7.6%),蒸汽(5.4%

2020-03-03

多晶双反税利好Or利空?

多晶保税贸易就是指进口多晶后,经过我国国内加工的多晶产品(电池或组件)再次出口后,所进口的多晶不需要交双反税。

2020-01-22

多晶双反税利好Or利空?

多晶保税贸易就是指进口多晶后,经过我国国内加工的多晶产品(电池或组件)再次出口后,所进口的多晶不需要交双反税。

2020-01-22

光伏产业链概览及展望——

表1 单晶拉棒企业产能布局1.5 稳定多晶的供应片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片技术的进步,成本占比进一步上升。

2021-07-16

多晶供应吃紧 行情一骑绝尘

2020-08-07 11:04:24 生意社进入8月份以来,受供应紧张影响,多晶持续上行,据生意社监测,截止到8月7日,多晶涨幅达13.67%。

2020-08-07

​单晶稳如泰山 部分光伏企业生产升本大PK

2019-10-29 09:24:04 光伏新闻   作者: 吕东  10月24日,隆基股份官网公布了单晶片的最新报,156.75、166尺寸的单晶不变,与之相对的则是多晶片的不断下调

2019-10-29

上机数控(603185):光伏210大片未来龙头;非成本、盈利能力逐步向隆基看齐!

2020 年1-6 月,公司单晶总产能6979 吨,产能利用率95.1%;7-9 月期间,公司单晶总产能5,450 吨,产能利用率96.6%。公告披露了公司多晶平均成本等重要信息。

2020-11-09

永祥多晶技术突破,电子级多晶国产化进程提速!

11月2日,通威旗下永祥新能源二期5.1万吨高纯晶项目宣布启动生产运行,进一步巩固了通威在晶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1-11-15

三氯氢触及4万/吨,供给紧张局面或加剧

业内分析认为,下游光伏需求快速增长,光伏级三氯氢紧缺局有望进一步加剧,短期内三氯氢仍将保持坚挺。

2021-10-29

最新:李振国谈、尺寸、产能、市场竞争与战略布局

尺寸与Q:以前有单晶和多晶之争,隆基胜,现在又有180和210之争,隆基是否有把握继续胜出呢?

2022-01-05

“抢”大战!上机数控参股多晶供应商新疆协鑫

据企查查资显示,新疆协鑫目前持股方分别是江苏中能业、徐州中平及片巨头中环股份,三者的股权比例为38.5%、34.5%和27%。

2021-07-19

片降!电池却“买哭了”,1.35元一片难求,组件能降

10月31日,TCL中环发布新一轮单晶,各尺寸统一下降0.35~0.2元/片,降幅在3%~4.1%之间。

2022-11-02

两大阵营 打响片尺寸大战

由于182阵营主要企业是一体化的,而210阵营主要企业是专业化的,故而210阵营的“发现能力”更强――片、电池产品更加市场化。降还是不降?

2021-03-22

多晶跌破8美元 韩媒警示韩厂坐等破产!

随着多晶每公斤跌破8美元关卡,许多韩国供应商也跟着面临破产危机。快扛不下去的韩厂根据瑞信报告显示,在多晶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中,电费占据了35%之多,用电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厂商的竞争力。

2019-08-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