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硅料价格高位盘整,光 | 耗时 34 ms

通威再扩建25GW伏组件基地

根据,通威股份公布,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基于在纯晶及太阳能(000591)电池业务形成的领先竞争力,拟增加对先进组件产能的投资,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伏产品

2022-12-13

百亿资本涌入,巨头纷纷进军

虽然双良节能是首次涉足片环节,但并非与伏行业没有渊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换热器及多晶还原炉等,近期多次中标通威股份等厂商的设备招标。

2021-03-26

中美伏贸易关税 到底伤害了谁?

中国还把生产太阳能的基础材多晶的生产放在优先置,以此来主导个太阳能产品产业。而几乎同时,中国批准了对从美国和韩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征收关税。

2020-02-26

单晶双雄隔空对垒 伏行业尺寸之争谁主沉浮?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大片是伏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过210mm片的推出并未考虑伏产业链的协同度,目前该产品尺寸超过了现有设备的兼容水平,尤其下游电池和组件厂商要面临新一轮设备更新,并不利于市场化推广

2019-08-27

2021年的伏玻璃可能并不紧缺

虽然我也认为将伏压延玻璃和浮法平板玻璃用同样的政策管理有一刀切之嫌,但不会盲目的将一切问题归责于政府。以我对伏产业链供应链的理解,与其担忧当前伏玻璃的供应问题还不如担忧明年的供应问题。

2020-11-27

停产与扩产齐飞,伏行业的寡头时代

一边是海水随着多晶电池片的快速下滑,许多多晶电池片企业停产。下表是一份业内朋友统计的多晶电池片企业停产情况。如此大规模的多晶电池片企业停产,多晶片的需求和开工率也可想而知。

2019-11-12

毛利率太、产能扩张过快,伏龙头通威股份遭问询

报告期内,该公司纯晶销量6.38万吨,同比增长232.5%,在市场比去年同期下降30%-40%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24.45%。

2020-05-15

又一伏企业突破100GW大关

成长之路资显示,捷佳伟创成立于2003年,2005年正式进军伏行业,推出单晶槽式制绒酸洗设备迅速抢占市场,在伏行业崭露头角。

2022-11-24

碳中和“路线图”提升伏行业长期景气度 或助通威股份冲刺产业链

去年,伏累计装机量、新增装机量、多晶产量、伏组件产量均居全球首。据不完全理,未来五年规划之中,伏年新增装机规模67GW以上。下游爆发的装机需求也激发了伏全产业链上涨。

2021-07-16

伏“抢装”局面有望扭转

2021-06-02 14:26:46 能源圈进入6月,伏又要迎来重要的630“抢装”节点,但今年的热度,与往年相比明显不足,加之4倍以上的涨幅,开发商抢还是不抢,到底什么时候安装,成为一个终极考验问题

2021-07-19

多家企业布局 异质结电池能否引领下一代伏技术?

因其转换效率和可降成本的空间,业内视其为下一代技术路线。当下,HJT异质结电池也正迎来更多伏企业布局。那么,HJT异质结电池的未来前景如何?

2020-02-27

伏业成绩单:八成利润上涨 上下游冷热不均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伏行业出现战,但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可以把自身上游业务资源更多输送给组件销售板块,使销售板块有更充足的‘弹药’打战;而业务结构单一的组件销售企业缺乏上游配套,在战中更被动

2021-02-05

我市举行技能人才评机构业务培训交流会 全力推动技能人才评工作规范化发展

全市企业(院校)自主评机构、社会培训评组织以及市外报备评机构等60余名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会上,围绕评制度改革、机构备案、业务工作要求、重点业务事项及质量督导等方面开展了培训。

伏行业的一体化时代

诚然,作为全球和电池片领域的双龙头、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通威股份涉足组件业务,将彻底改变未来几年组件环节的市场局,这也是组件企业股大跌的核心原因。

2022-09-02

华润携110亿元调进场 央国企开辟伏制造新战场!

2020年以来伏产业链波动频繁,伏电站投资者不是被玻璃“划伤”,就是被“烫伤”,终端环节的伏组件更是水涨船

2021-08-18

伏玻璃“拒绝”开放扩产!

2020-11-12 09:10:40 索比伏网   作者: 尹也泽  如果说伏产业链目前哪个环节供应最为紧张,答案一定是玻璃——、EVA、背板的短缺和涨,都可以通过扩产快速解决

2020-11-12

玻璃可能降25%!利好

2021-03-31 08:08:00 伏资讯2020年,伏玻璃涨声不停,一度涨至50元+/平米。

2021-03-31

2020年伏需求预估分析

关于各供应链的细节影响如下:企业在没有大规模规划检修前提之下,基本上企业内部不会任意下调产能利用率,目前体开工率

2020-02-26

鏖战伏:百余家跨界企业“杀入”

在制造端领域,1家企业进入多晶领域,10家企业进入片、电池、组件环节,9家企业进入伏玻璃、胶膜等辅材、2家企业进入伏支架等领域。其中,电池组件和伏玻璃环节无疑最具投资吸引力。

2022-01-04

市值从1000亿到突破5000亿,“伏新王”如何炼成

钟宝申在1993年创办了致力于磁性材研发工作的沈阳隆基,李振国则在2000年创办了隆基前身西安新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的李振国发现伏行业的巨大前景,谋求转型。

2021-10-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