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硅太阳 | 耗时 14 ms

GS汤浅开发新型电极制造固态电池

外媒报道称,GS汤浅开发了一种金属电极,这种可以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锂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可以增加两倍。

2019-11-21

受下游需求压力,片、电池率先降价

近日,光伏們获悉,受下游需求压力影响,片、电池成交价格正逐步出现松动,其中电池成交价166降至1.08元/瓦,182尺寸1.12-1.13元/瓦;片环节成交价格也在走低,182片报价已经来到6.6

2021-11-24

多晶涨至230元/kg+创9年来记录,东方希望狂砸300亿加码

其中,一期以25万吨/年多晶为主体,配套建设20万吨/年工业、电子级高纯晶等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亿元。

2021-07-19

颗粒进入量产,到底是“黑科技”还是老技术?

而近期基于烷流化床法技术的颗粒大规模量产,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有媒体将其称为“黑科技”,认为颗粒技术可能颠覆目前多晶领域的生产供应格局。

2022-08-23

料价格大涨超200% 光伏下游企业受冲击

记者走进浙江省建德市一家料企业看到,所有生产线都在加班加点全速生产。

2021-10-22

青海电子级多晶年产能扩增至3300吨

2021-01-05 08:26:28 央广网   作者: 张雷 董亚洁 辛娜  央广网西宁1月4日消息,黄河公司新增800吨电子级多晶产线首批产品近日在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下线

2021-01-05

颗粒:预计22年潜在总市场规模约22万吨

应用端:颗粒可实现30-40%比例掺杂,预计未来可实现50%比例掺杂1. 拉晶过程中掺杂使用,比例30-40%颗粒主要作为复投料掺杂使用:目前颗粒在总用料中成熟掺杂占比约为30-40%。

2021-11-17

央视调查:光伏料价格为何一年翻一番?

料价格一年翻一番 光伏上游产能严重不足一家四川的料生产企业,作为光伏行业中最上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它的市场份额占到国内最大。

2021-07-16

料价格高位盘整,光伏行业或将再次洗牌

2021-02-25 08:31:02 新浪财经   作者: 理逻 陈琳  在上游料厂商产能扩张尚未完成,下游片备货需求旺盛以及市场新增风电装机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料价格在

2021-02-25

片环节供给过剩预期下,成本,只是活下去的基础

上周,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两大片巨头相继宣布下调产品价格,片环节持续一年多的上行周期或将迎来拐点,而被压抑了一年之久的国内光伏装机需求也有望得到彻底释放。

2021-12-08

片环节供给过剩预期下,成本,只是活下去的基础

上周,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两大片巨头相继宣布下调产品价格,片环节持续一年多的上行周期或将迎来拐点,而被压抑了一年之久的国内光伏装机需求也有望得到彻底释放。

2021-12-07

协鑫科技乐山10万吨颗粒基地正式投产

在江苏徐州6万吨颗粒项目成功投产的基础上,协鑫科技(03800.HK)四川乐山10万吨级颗粒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运。这标志着协鑫科技“黑科技”产品颗粒由“6.0时代”成功升级“10.0时代”。

2022-08-02

料价格上涨,光伏制造链价值重新分配

2021-05-12 10:58:43 首创证券上游原材料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全行业各产业的利润分配变化,料价格的上涨首先直接利好的是上游的料生产企业,其次是具备供应链优势,手握料供应长单的一体化龙头企业

2021-07-19

“得料者得天下” 光伏上游业绩增长超预期

尽管光伏下游需求强度超预期,但是分走“最大蛋糕”的依旧是上游的料、片企业。

2022-07-20

单晶现扩建潮,多家光伏企业现大额投资

2021-03-15 10:54:32 资本邦3月15日,资本邦了解到,双良节能发布公告,拟投资70亿元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40GW单晶项目。

2021-03-15

料价格年内或将出现向下拐点,光伏产业链的价值分布面临重新洗牌

主营能组件的晶澳科技,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长48.77%,但其净利润仅略微增长1.78%至7.13亿元。国内另一家组件龙头企业东方日升,更是遭遇了五年以来的首次中期亏损。

2021-09-06

供给过剩,部分企成本倒挂!产业格局或迎洗牌

在当前价低迷的大背景下,供应端存开工下降预期,但三大下游中也仅有多晶企业产量持续增长,整体需求走弱对价上行的支撑力度较低,基本面利空情况较为明显。

2023-06-12

多晶年内疯涨250% 分析师:价格短期难扭转

2021-07-02 10:24:56 中新经纬在素有中国“绿色谷”之称的四川乐山,又一个大体量的多晶项目在此落地。

2021-07-22

料2021年供需格局紧 预计价格中枢8-8.5万

2020年,继韩国第二大多晶厂商Hankook破产后,韩国最大多晶生产商OCI也于年初宣布关闭其韩国本土产能。

2020-10-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