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研究报告证实:电动汽 | 耗时 39 ms

【企业专栏】用“心”聚力量 以“新”赢市场 ——聚焦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柳州市车乐士车配件有限公司

人心齐泰山移“这是新能源池壳,是确保池安全性的重要一环。这是用内高压技术生产的管件。”在生产线旁,车乐士总经理黄小燕如数家珍般介绍起公司生产的各种车零部件。

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车下乡活的通知

组织充换服务,新能源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协同下乡,补齐农村地区配套环境短板。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

柳产车源源“驶”向远方

雒容车物流基地里停满等待远行的柳产车。柳东新区一家新能源池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检查即将外运的新能源池。载着车零部件的火车从雒容车物流基地旁驶过。

第1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

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道摄影)近日,上通用五菱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第10万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10万辆,不仅成为精益智造工厂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更为公司的生产制造历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车消费市场增添新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国家大力推车等消费品的以旧换新。

丰富产品类型 扩大海外市场 柳州新能源车一季度出口保持高增长态势

“柳州海关推‘批量转关’‘属地申、抵港直装’改革,支持新能源车海铁联运出口,为新能源车产品建立自贸协定关税减让对比清单,指导企业申领RCEP书,部分产品印尼进口关税税率由5%下降到零,预计一年为企业节约成本约

跨海越洋 柳州新能源车加快全球化布局

(图片由上通用五菱提供)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自5月15日宝骏云朵(CloudEV)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上市后,5月19日,五菱缤果(BinguoEV)在尼泊尔正式上市。

2024年广西节能活周和低碳活日启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车推介活在柳州举办 风行新能源车备受关注

东风柳提供专场试乘试驾服务。活现场。昨日,2024年广西节能活周和低碳活日启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车推介活在我市举行。

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确定 车与折叠机相关专利入选

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2024年柳州市专利导航项目已确定,分别是柳州五菱车工业有限公司的高柔性多余度模块化线控底盘关键技术与应用专利导航、广西放心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车充设备及运维系统专利导航

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柳举办 产教融合共同体 赋能产业国际化

共同体旨在通过产业、学校和机构的紧密合作,现产学用深度融合,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广西柳州:发展新质生产力 车产业加速向“新”

新华社南宁8月23日 经济惠,体型小巧、操作便捷是微型新能源车的特点。在广西柳州,整洁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这种可以乘坐2至4人的微型新能源车。

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 直播带岗柳州站活成功举办

11月21日,由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西广播视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直播带岗活走进柳州。

我市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已超220万辆

(上通用五菱供图)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8月20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车科获悉,我市新能源车累计产销量已超220万辆。

【企业专栏】在创新中发展 在转型中“破圈” ——聚焦新能源车零部件企业:柳州微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验室内,发团队争分夺秒、迎难而上,为现节点目标共同努力;生产车间内,机械臂辗转腾挪,全自生产线高效运转……在柳州微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天隆”),火热的生产场景,成为这家自治区“专精特新

中国新能源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1000万辆达成活,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新能源车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前4个月柳州出口车6万辆

在柳东物流中心,上通用五菱的部件正被组装进集装箱,之后将发往外地。

关于调整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为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车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车消费,现就车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用传统车、自用新能源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庆林率队到我中心开展调

8月2日下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庆林、副局长王迎欣一行到我中心就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调和座谈。李庆林一行先参观了中心服务大厅,了解工作人员办公环境及日常工作情况。

新能源车和机器人拉经济增长 ——感受一季度我市重点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脉

近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车、钢铁、化工、食品、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产业拉全市产值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