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相变材料 | 耗时 27 ms

固态储氢要走出“象牙塔”

近日,Materials Today Nano、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期刊继发表了储氢关研究,其中,固态储氢因其具有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适中、安全性能好等优势

2020-04-08

硬碳负极成就储能“新秀”?

与其他钠离子电池负极比,硬碳有何优势?我国硬碳产业发展现状如何?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关专家。  

2023-06-07

石墨烯,新“明星”有何神奇?

被誉为新“明星”的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正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墨烯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中国石墨烯产业涌现出哪些亮点?石墨烯将如何改生产生活?

2023-11-01

高镍在“躁动”

在其背后,不少企业纷纷发力高镍,其热度正日益升温。

2022-08-10

有望改善储能装置:2D基油墨

2019-08-21 11:01:41 曼彻斯特中国论坛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学院和国家石墨烯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2DMXene配置墨水,3D打印出了叉指电极。

2019-08-21

生物新有望终结“白色污染”

以生物基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019-09-18

提高燃电池稳定性 “热缩冷胀”来帮忙

“热机械不稳定性,是指固体氧化物燃电池在高温下运行时,电池不同组件之间的热膨胀行为不匹配,会引起较大的内部应梯度——在不同的位置应力不一样,导致电池退化、分层或破裂。”

2021-03-25

可将太阳能储存数月甚至数年

据最新一期《化学》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种可将太阳能存储数月乃至数年的特殊——金属有机框架(MOF)。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的功能有点像用于暖手器供热的

2020-12-18

印度理工学院研新热电

nbsp;盖世汽车   作者: 余秋云  据外媒报道,印度理工学院(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曼迪校区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新型热电

2019-10-12

生物基创新发展迎政策利好

我国人均耕地、粮食保有量与部分资源丰富国家比差异很大,虽然连年丰收、市场稳定,但是基于粮食原发展生物基也难以为继,必然面临“与民争粮”“与畜争饲”等矛盾。

2023-02-16

加速固态锂电池商业化

近日,一种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新——氯化锆锂的问世,成功将50微米厚度的原成本降低至1.38美元/平方米,而此前最廉价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对应的成本为23.05美元/平方米。

2021-07-26

2021H1中国锂电负极TOP10

贝特瑞继续蝉联第一,上半年负极销量为6.2万吨,市占率19.4%。紫宸科技上半年负极销量为4.5万吨,市占率14.1%,名列第二,预计贝特瑞和紫宸2021全年负极销量均将超过10万吨级别。

2021-08-26

锂电池可制喷绒布,锂电子隔膜商星源质拟建5条生产线

针对上述报道,星源质称,文章中所提及的部分内容不准确,为了避免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现作出澄清说明。星源质表示,经核实,上述报导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公司目前没有开展生产、销售口罩业务的计划。

2020-03-10

助力水土保持治理

、工程与生物措施融合是实现生态环境快速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功能型生态研发滞后及其应用技术体系不完善阻碍着生态环境科技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2019-05-28

中俄开发廉价高效新型氢能

日前,一个中俄科研团队找到了一种廉价且环保的方法来处理流行的光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将阳光转化为氢能的效率。专家称,该方法有助中俄两国进入清洁能源的新时代,帮助两国在该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2022-08-01

科学家找到了接近常温的超导

2019-05-27 14:22:34 快科技对于超导体的作用,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

2019-05-28

储能 化解生活供暖与减排矛盾

供暖是北方地区冬季生活的基本需求,减排则是时代发展的刚性要求,当二者发生冲突,高效节能技术(储能)或是一种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2021-08-25

关于延长接收2019年职称评审时间等关事项的通知

各申报单位、申报个人:因本年度初次使用的网络职称申报系统需要调试完善,影响了广大专技人员提交职称评审,根据工作需要,我厅决定将各评委会接收职称评审的截止时间由9月15日延长到9月21日。

生物质能为“双碳”做什么

生物质未来的应用领域正向高值化利用方向拓展,如模块化建、生物质碳纤维、生物质储能、生物质环境修复等。

2021-07-26

健康和绿色生活,驱动行业增长

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市场价格化的冲击,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行业的业务重心在悄然发生着化,而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也成为业界的共同目标。

2021-04-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