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革命 | 耗时 23 ms

氢促会会长魏锁:“十四五”末氢燃料车成本将与传统燃油车趋平

在12月1日召开的张家口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2020)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简称“氢促会”)会长魏锁指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在“十四五”末,氢燃料车的成本将与传统燃油汽车趋平

2020-12-03

众玩家争相布局 全钒液流来了

与锂离子相比,液流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长、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

2023-08-09

宁德时代发布CTP3.0麒麟,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

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包尺寸下,麒麟包的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实现了续航、快充、安全、寿、效率、以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麒麟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

2022-07-14

动力陷入“阵痛期”:博弈加剧 未到终局

比如宁德时代的凝聚态、欣旺达的闪充、蜂巢能源的龙鳞甲及L系列短刀、广汽埃安的弹匣2.0、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等,在续航能力、安全性、充速度、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2023-05-22

工信部:鼓励开发先进动力、新型充换技术

,开发先进动力、新型充和换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20-10-15

自给自足实现降本:特斯拉将自行生产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化成指对组进行初始充和放的过程,是生产过程的最后阶段进行的工序,在安装之前完成的化成和测试步骤。

2020-05-08

宁德时代阴影下的动力生死竞赛

01中国动力龙头剑指全球全球动力市场已经被中日韩龙头大厂垄断。

2020-12-18

构建动力“碳足迹”体系意义几何?

2021-07-01 08:16:44 中国汽车报   作者: 张雅慧  今年年初,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通报了《关于和废的法规提案》(以下简称“欧盟新法规

2021-07-26

施耐德气亮相2021年国际能源变对话,为“双碳”目标献策助力

施耐德气受邀出席会议并在论坛上发言献策,分享了以绿色能源管理理念推进数字化和气化,积极助力能源变转型及实现“双碳”目标的愿景,同时,施耐德气和国内外50家大型能源企业一起,联合发布并签署《加快能源低碳发展苏州倡议

2021-07-06

近六成动汽车事故因为动力

为何会成为动车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肖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汽车产品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整车质量还需不断减轻,实现续航里程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的能量密度。”

2019-10-25

隆基刷新N型TOPCon、P型TOPCon、HJT三项效率世界纪录!

隆基多项全新产品撼动光伏行业对高效单晶产业化技术的认知,迎来新的高光时刻。2021年4月,隆基宣布N 型TOPCon转换效率创造25.09%的新世界记录。

2021-07-19

磷酸铁锂、三元、钠、铝等6种技术竞技,谁是王者?

说起来磷酸铁锂和三元都是锂离子领域的兄弟,不过近两年来,磷酸铁锂和三元似乎有一些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的趋势。

2021-12-28

汽车动力全球竞争白热化

双方将共同开发高新技术,支持梅赛德斯-奔驰车型阵容的大规模动化。据悉,协议的内容涵盖了各领域的动力技术,包括宁德时代为奔驰乘用车产品提供芯及模组,为轻型商务车产品提供整体系统等。

2020-08-24

特斯拉公布回收细节 可回收92%的芯材料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Tesla)公布了其大规模回收工作的更多细节,并声称通过其回收过程可以回收约92%的芯材料。就整个生周期的排放而言,动汽车与燃气动力汽车相比有两个主要优势。

2021-08-12

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回收规模达120万吨

2019-11-07 11:24:09 缆网总部位于伦敦的存储回收研究组织Circular Energy Storage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短短十年的时间内,将有120万吨锂离子达到使用寿期限

2019-11-07

价格联动将谢幕,力市场化改再进一步

2020-08-17 10:57:59 中国力   作者: 张超  文章围绕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深化燃煤发上网价形成机制改的指导意见》,梳理了煤价格联动政策的历史沿

2020-08-17

美国发布动力宏伟蓝图 日韩玩家大举涌入

动化是汽车产业变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尽管美国有享誉全球的动汽车头号制造商——特斯拉,但是美国其他车企在动化的步伐上似乎较为滞后,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美国还没有一家可以与中日韩媲美的动力厂商

2021-07-15

加州大学试点动汽车二次储能系统

通过使用动汽车(EV)的二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正在验证一个可能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2019年1月,他们委托一家公司部署动汽车二次储能系统,以储存太阳能发设施多余能。

2019-07-01

重量比能量高至195Wh/kg 钴酸锂为嫦娥五号护航

源系统由源控制器、锂离子蓄组及太阳阵组成,为了确保以最好的性能保障此次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研制人员卯足了马力,“源控制器比功率国内最高、国际领先,锂离子蓄航天应用比能量最高

2020-11-26

无溶剂工艺改善锂离子制造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工艺来制造锂离子极,这种极比目前市场上的极更环保、更便宜、充更快,这一进步可改善动汽车的制造。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2023-06-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