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革命 | 耗时 21 ms

动力蓄回收三大瓶颈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使用寿一般是5~8年,这意味着,国内第一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已陆续进入退役期,动力的回收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2019-08-05

磷酸铁锂坐上5G“风口”

业内人士指出,与4G基站采用的铅酸蓄相较,磷酸铁锂在安全性、循环寿、快速充放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减少对市增容改造的依赖,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是目前最适合国内5G基站储能的技术路线。

2020-04-29

特斯拉自燃,惹的祸?

王海民教授介绍,目前,纯动车的主流主要是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大类。三元锂是指正极材料以镍盐、钴盐、锰盐/铝酸锂 三种元素,负极材料以石墨,解质以六氟磷酸锂为主的锂盐锂

2021-01-27

特斯拉也拯救不了磷酸铁锂

2020-03-25 08:16:20 雪球综合说起汽车动力,如今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会是三元锂而非磷酸铁锂,数据显示,2019年三元锂的市场占率高达61.7%,而磷酸铁锂的市占率远低于三元锂

2020-03-25

动力退役报废高峰期正在到来 退役的能否继续发挥余热

按照动力5到8年的使用寿,预计今年我国动力退役量超过20万吨,市场规模超百亿元。随着第一批新能源动力的退役期即将到来,一些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也是面临着究竟是换还是换车的窘境。

2020-09-09

超薄太阳能可提高卫星性能

大多数太空卫星是由光伏的,光伏将阳光转化为能。暴露在轨道上的某些类型的辐射会损坏这些设备,降低它们的性能,并限制它们的寿

2022-11-16

比亚迪/蔚来两年内固态“装车”?

2021-05-28 08:20:42 中国固态正在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2021-07-08

加州大学试点梯次储能系统 计划成本降一半

通过使用动汽车(EV)的二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正在验证一个可能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2019年1月,他们委托一家公司部署动汽车二次储能系统,以储存太阳能发设施多余能。

2019-07-01

新型铁镍储能助力“削峰填谷” 节能增效

2、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城市分布式网储能体系建设的解决措施(1)当下适用于用户侧的储能,主要是化学储能,包括磷酸铁锂、液流、水系镍氢、水系铁镍、钠离子、以及铅酸

2023-02-27

中国动力企业围剿安全“灰犀牛”

安全技术是动力的第一核心技术,也是技术性突破的第一重点,是动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生线。能否真正解决安全风险,将会成为国内外车企在接下来的供应商选择中最为关键的权重因素。

2020-12-30

直击回收痛点 铅蓄利用有了目标责任制

当前,虽然锂、氢等快速发展,但由于性能稳定、使用安全、性价比高等优点,铅酸蓄依然广泛应用于交通、通讯、储能、物流等行业。

2019-09-02

钠离子产业化提速 这些场景或变局?

基于技术积累,政策暖风下,2022年我国钠离子产业化开始提速。全球动汽车和储能两大产业发展迅猛,带动锂离子这一主流类型需求快速增长。

2022-06-27

储能系统成为储能技术主流的三个迹象

随着技术进步和时间推移,太阳能发设施开始直接连接网。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设施与储能系统配套部署。

2020-05-27

人民日报时评:更好破解动力回收难题

还要看到,部分退役之后的动力流入“黑作坊”制成小型充宝,或者简单加工冒充新,甚至用土办法提取贵金属,带来安全环境隐患,亟待加强监管。做好动力的回收利用,已引起广泛重视。

2021-07-14

“内卷”的动力

媒体的报道速度似乎赶不上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了。当我们还在探讨2025年全球动力产能是否会过剩时,企业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

2021-12-20

探秘华南区专业储能蓄制造商

奥克莱源迎合市场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深循环蓄、胶体、前置端子系列、OPZV/OPZS管式胶体系列及太阳能系统系列配套产品和针对力通信领域的各项解决方案,为用户在各项系统运作时提供即经济又可靠的解决方法

2020-04-30

“嘴硬”无效,小鹏汽车下场造

另外,从新公司的名称来看,动力四个大字赫然在列,小鹏汽车自造的决心不言而喻。图/企查查一切有迹可循虽然此前针对将自研的消息,小鹏汽车回应称,没有自研相关计划。

2022-12-23

2020年我国动力回收量将达20万吨

随着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的使用寿据预测2020年我国动力蓄回收量约20万吨,2022年将突破30万吨。

2019-12-09

宁德提前布局协鑫光,钙钛矿赢在哪里?

钙钛矿还不是光伏的终极答案回顾历史,新能源技术的变背后,本质其实是材料的跃迁。光伏板块作为“碳中和”战略的生力军,目前商业化的光转化技术主要集中在晶硅

2022-08-11

动力梯次利用产业链尚未形成

按车用动力按5~8年的使用寿测算,2014年投产上市的动力在2019年开始进入批量报废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量比2018年还将有较大提升,如何解决动力的回收利用问题显得愈发迫切

2019-08-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