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系 | 耗时 24 ms

磷酸锰铁锂:三元不可或缺的“稳定剂”?

目前,中国动力正极市场被三元和LFP瓜分,得益于突然爆发的出货量,今年前10个月,LFP出货量达87.52GWh,已经完成对三元市场份额的反超。

2021-11-16

迷雾背后 特斯拉究竟想使用的是什么

特斯拉取向的一次风吹草动,落到资本市场即是一场狂风巨浪,而资本的盲目与混乱,也让特斯拉的技术取向愈发扑朔迷离:磷酸铁锂会重回主流么?无钴究竟是哪种技术?超级又是什么?

2020-06-15

上海燃料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贡俊:启蒙者、生态精神和一场产业链的集体升级

他在氢燃料汽车行业重焕生机之时,履新上海燃料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理事长,现在,他要用他过往的经验,和他的团队一起,在一个丰富且复杂的氢能生态统里,帮助产业链上的公司,探索找到燃料产业的商业化途径

2022-03-02

特斯拉续约宁德时代到2025年,车企自产走得通吗?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线是三元和磷酸铁锂。整车对安全和能量密度的追求,促使企业不断研发新的技术,目前下一代中最有希望的是固态,半固态有机会率先应用在动汽车上。

2021-07-26

国轩高科收获美国一车企不低于200GWh磷酸铁锂大单

动车时代,中国企业走到了全球前列,除了宁德时代之外,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等企业,也都是动力供应商的头部品牌。

2021-12-21

韩国科学家研发新型材料:5分钟可将量充至80%

2020-03-09 10:51:00 快科技   作者: 陈驰  想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充速度是必须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2020-03-09

又一光伏强国公布碳中和期限,第三代太能是关键

但其为光伏产业所做出的贡献还是可圈可点,现在被业内寄予厚望的异质结技术,就是由日本企业发明,且在关键的异质结设备和低温银浆上,日本企业仍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2021-07-19

10分钟充进9成量!董明珠的格力钛又有新用武之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曾公开表示:“我认为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始终要把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格力钛是目前锂领域安全性能最好的之一。”

2021-12-03

我国制造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业绩确定性成为布局个股关键词

据国家工信部官网消息,2019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产量122.8亿只,同比增长1.8%;铅酸蓄产量16166.8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3.3%;原及原组(非扣式

2019-12-13

山西依托太原现有氢燃料汽车相关产业开展试点示范

今明两年,我省将培育有影响力的氢能与燃料技术研发中心1个、燃料汽车检验检测中心1个,在示范运行城市,建设加氢站3座、示范公交路线10条,形成700台的运营规模。

2019-05-08

亿纬动力第十二工厂投产 满产将年产方形三元12GWh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5月,我国动力装车量18.6GWh,同比增长90.3%,环比增长39.9%。

2022-07-12

大众成国产动力巨头第一大股东!

仅一周后,即7月20日,国轩高科即与合肥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高新区建设20GWh动力生产基地,专注大众汽车标准芯的生产制造。本月7日,国轩高科50GWh动力项目在合肥高新区正式开工。

2021-12-20

太阳能及制造设备等被列入浙江省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级质子交换膜燃料产品及催化剂、极,复合膜和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等关键材料,直接醇(DEWFC)类燃料,微型燃料,固体氧化物燃料(SOFC)。

2019-07-12

锂离子的成名之路和背后的三十年

始于日本的商业化在锂离子像如今随处可见之前,最常见的二次,如铅酸,在我国2.5亿辆动车的份额中,九成以上使用的是铅酸蓄。因是重金属,又是强酸,听上去似乎没那么安全。

2019-10-11

科学家研发新型无阳极锌,可大量储存新能源

但首先,力公司需要一种安全、划算的方式来储存能源,以备日后使用。大量的锂离子的确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它们存在安全问题,而且原材料有限。

2021-01-22

动力行业洗牌加速 12亿元应收账款疑致国能停摆

“近年来野蛮生长的、投机的产品看似产量高涨,但整车厂家是不会用的,未来九成企业会出局。”12亿元应收账款未收回事实上,国能的经营危机并非一日之寒。

2019-07-24

奔驰强化生产原料采购标准 计划用新材料代替钴元素

2020-11-16 09:54:49 腾讯汽车据相关媒体报道,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奔驰未来只会从获得认证的矿区采购钴矿和锂矿作为芯生产原材料。

2020-11-16

成本将低至100美元/kWh 大众9亿欧元投建动力工厂

大众计划在未来10年内生产70款动车型,总产量目标为2200万辆,这意味着巨大的动力需求。从2025年起,仅在欧洲一个市场上,大众的年度产能需求就将超过150GWh。

2019-09-16

重塑科技投建常熟量产基地 填补氢燃料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空白

该基地将专注于氢燃料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将分三期建设,总投资20亿元,首期项目预计于年内投产,年产能可达5万套。

2019-06-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