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片 | 耗时 23 ms

动力争夺战

在“芯荒”、“荒”出现后,全球动车龙头特斯拉(TSLA.US)也坐不住了。

2021-07-12

前三季度全球销量TOP10动乘用车配套“解码”

Model 3配套企业:宁德时代、松下、LG新能源目前特斯拉的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网传比亚迪也将进入其供应链,但双方目前还没有确认。

2021-11-08

从3.8%到24.2% 钙钛矿的十年之变

从喷墨打印制备器件,到图案化光子晶体设计,再到柔性可穿戴钙钛矿应用,他所从事的钙钛矿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9-07-16

江西:氢燃料汽车来了

当前的燃料产业就如2012年的锂时代,即将迎来高速成长期。“暖风”吹起万亿级燃料汽车新产业氢作为一种能源,十分清洁,副产品只有水和热。

2019-10-08

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16项创意,包括熊猫站!

3.这朵巨花是用太阳能板制成的。SmartFlower模仿向日葵吸收太阳能的方式,有一个跟踪系统,就像真正的花朵一样跟踪太阳。4.HomeBiogas2.0将食物残渣变成了气体!

2019-09-16

无锡1-6月太阳能已出口7.9亿美元 同比增长85.7%

就拿光伏太阳能来说,各新兴市场纷纷制定光伏发展目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有利于我市太阳能的出口。

2019-08-20

格尔木领跑者项目并网发近一年 光伏度成本有望全面低于火

这意味着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下,光伏发成本的不断缩减,终于促成了国内光伏上网价首次低于当地煤标杆价。

2019-11-11

亿纬锂能全极耳大圆柱磷酸铁锂解析

,发表了题为“大圆柱磷酸铁锂动两轮车上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介绍了亿纬锂能在动两轮车用锂技术及产品应用方面的探索成果。

2021-09-17

中国固态研发落后吗?

芯的种类也不统一,方型、圆柱、软包等多种形式的动力纷纷配套装车。经过多年的实践,磷酸铁锂、三元锂材料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软包的市场份额有限,方型、圆柱被广泛接受。

2022-07-15

组件价格企稳但难降 超4.6GW光伏站陆续开工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最新公开会议上预测,接下来多晶硅、硅及组件价格将进入稳定期。价格平稳之下,近期光伏站开工的消息络绎不绝。

2020-09-21

光伏发行业大扩产 隆基股份等多家企业加入龙头争夺战

光伏发规模快速增长,得益于成本不断下降和实现平价上网,即光伏发成本可与常规火持平。国家网预计,2020年光伏度成本0.24元-0.5元,部分地方成本已低于火成本。

2020-08-24

磷酸铁锂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吗

奔驰考虑入门级车型使用磷铁,特斯拉频繁被爆有磷铁大单,海外企业纷纷布局磷酸铁锂,材料厂商加速扩产,磷酸铁锂装机量不断攀升,这一系列动作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磷酸铁锂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

2021-11-08

政策压力来袭 动力将迎“碳考”

“一个产业在向上发展过程中,如果渗透率达到了10%,就意味着已经突破临界点,来到了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变,”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安健认为,就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即便在缺芯(芯)少(动力

2021-09-07

满足消费市场需求从动力开始

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8月,我国动力产量累计111.5亿瓦时,同比增长161.7%。其中,三元、磷酸铁锂和锰酸锂位居产量数据前三位。

2021-10-18

马斯克求变 特斯拉喜提四元锂

四元锂相比主流的三元锂有何优劣势?为何LG新能源推崇四元锂,而不是业界更为看好的固态?四元锂,抓住特斯拉的痛点对三元锂,马斯克早有看法。

2020-12-22

动力回收,难啃的千亿风口

一位国内行业从业者Francis告诉“甲子光年”。目前,碳酸铁锂和三元锂(包含有钴、锰、镍三种元素的三元聚合物锂)是国内车载动力锂的两大主流方案。

2022-07-12

总投资60亿元项目在江苏常州开工!

成立于2021年11月的江苏睿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高倍率、高能量密度大圆柱锂离子的研发与生产。

2023-08-03

前三季度动力装机量TOP10: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为前三甲

外观形状上,受国产Model 3强劲需求拉动,圆柱成为唯一增长的新势力。前三季度圆柱装机量同比逆势增长87.25%至5.83GWh,占整体比例的17%。

2020-10-22

斥资约5亿元,小米、顺为等投资蔚来供应商卫蓝新能源

据官方信息,卫蓝新能源专注于混合固液解质锂离子和全固态锂的研发、生产,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

2021-11-29

超长续航、极快充 中国动力将实现“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广汽埃安的“石墨烯导”,还是上汽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甚至是蔚来汽车的非全固态,都是基于现有技术对动力效率、储能效率的改善方案。

2021-01-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