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片 | 耗时 20 ms

马丁•格林: 硅太阳能在技术上实现40%的转化效率是可行的

第三,中国是最大的太阳能的生产国,但是澳大利亚不生产太阳能,它主要是使用太阳能,在太阳能制造业这一块相对比较薄弱。

2019-09-16

动力概念股大涨 下半年产能或将迎来扩张

动力作为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未来需求增长确定性高,且空间广,或将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2020年下半年,动力市场或将迎来产能扩张。

2020-07-09

2020年6月新能源企业动态汇总

6月6日,宁德国泰华荣年产4万吨锂离子解液项目竣工投产。

2020-07-01

“国补”退出后,成了发力点

因湃厂动工,预计明年10月建成此前,由于动力、芯等原材料成本上涨,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多轮涨价。车价上涨,让新能源车比起燃油车,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这不是新能源车企们所希望的。

2022-12-13

通威股份30GW高效项目开工,成渝崛起千亿光伏产业生态圈!

 开工仪式现场该项目是通威在2020年开年扩产拿出的“大手笔”,也是通威实现2023年高效80—100GW产能目标的关键布局。

2020-03-26

天合光能拟43.5亿元投建8GW大尺寸高效光伏项目

2020-12-25 09:34:34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日前,天合光能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通过下属天合光能(宿迁)光有限公司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大硅高效光伏项目

2020-12-25

最新研究结果:特斯拉使用寿命超350万公里

2020-10-20 13:24:48 快科技去年,特斯拉研究员杰夫·达恩(Jeff Dahn)及其研究团队发布的一论文,展示了最新的锂离子技术,可让该动汽车行驶100万英里

2020-10-21

无钴量产装车看动力产业演化

蜂巢能源无钴的量产,将帮助全球动力行业,尤其是中国动力行业,摆脱对钴资源的长期依赖,避免其掣肘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去钴,还将助力动力大幅降本。

2021-09-02

Natrion推出柔性固态解质膜 可用于生产全固态

2021-05-24 08:31:42 Autobots汽车人锂离子制造商可以利用这种“即插即用型”组件,迅速将其现有产品线转变为ASSB,从而减少火灾风险,提升使用寿命,并延长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021-07-13

比亚迪动力二期项目在济南签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2日,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动力二期项目正式签约。

2021-12-27

5月产量骤增317%、占比超六成 磷酸铁锂耀眼的逆袭

今年1~5月,国内磷酸铁锂产量29.9GWh,同样超过了三元锂,这也是近三年来磷酸铁锂产量首次超越三元锂。这一颠覆性变化,在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1-07-15

大众上汽争相投资的这家企业,有啥本事

,其固态技术为动汽车提供的续航里程将高出80%,并且可在15分钟充80%,可以解决所有阻碍固态广泛应用的难题。

2020-12-16

重磅丨雷军突访宁德时代,“米车”有着落了?

2021-04-26 08:51:51 懂车帝   作者: 潘梓春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张宁德时代接待小米雷军等人的照

2021-07-08

三元锂VS磷酸铁锂,是二分天下还是一方独霸?

新能源汽车动力的发展存在锂离子、燃料、钠离子等技术路线,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锂离子

2021-11-24

争议不断的动力暗战,究竟改变了什么?

三元锂指的是正极材料以镍、钴、锰(NCM)三种元素,负极材料以石墨,解质以六氟磷酸锂为主的锂盐锂。目前主要应用于动车行业,是动力中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2021-07-20

燃料质子交换膜在山东淄博实现量产

据介绍,燃料质子交换膜被称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芯”。东岳集团历经十几年科研攻关,突破了这一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为数不多掌握这一技术的公司之一。

2020-11-20

动力,乱了

不管是技术路线,还是市场格局,动力的江湖从未像今天这般混乱和模糊。1 磷酸铁锂篡位今年动力市场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磷酸铁锂的成功上位。

2021-11-19

特斯拉“日”核心要点:2022年100GWh、多角度降成本

2020-09-23 08:46:48 财联社海通新认为动力领域有三大创新,1)化学体系的创新;2)形状、模组Pack结构的创新;3)生产制造工艺的创新。

2020-09-23

新能源起势,锂归来?

板块方面,港A股市场上的锂板块均实现连涨几天的成绩:10月15日至19日,短短3个交易日,港股市场的锂板块已经累涨逾10%,A股市场的锂板块则累涨近4%。

2021-10-20

隆基股份半年成绩单: 研发投入 16.14 亿保持科技领先,新技术屡刷世界纪录

2021年6月初,公司公布了N型TOPCon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5.21%,HJT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5.26%,最新公布的P型TOPCon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5.19%,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其中N

2021-09-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