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革新性的技术,以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装机量未来有望超预期。“未来的目标是将4680电池产能扩展到每年1000GWh。”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坚定地表示。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我们希望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尖端趋势,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近日,来自我国福建的钜能电力技术研发部,在量产线上打造出了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31%的异质结电池,刷新了量产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的纪录,且经过TUV北德公司的检测认证,是量产异质结电池的一大突破。
近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该电池将首发奇瑞车型。同时,4C麒麟电池已经量产交付极氪001,理想汽车首个纯电动车型也将搭载4C麒麟电池。
2019-05-21 11:34:47 科技日报富士通株式会社开发出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检测电动汽车电池剩余电量的技术,提前把握电动汽车电池的劣化状态和异常情况,提醒用户在最合适的时间更换电池。
因为虽然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对于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其他技术路径均有储备,但仍然将研发重心放在了三元电池上,固态电池走向量产可能还需要几年。
要想建立坚实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更多新型储能技术的加入。这当中,压缩气体储能凭借其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认为是继抽水储能之后第二大适合GW(吉瓦)级大规模电力储能的技术。
记者多次多方致电致函国能电池,其内部一位陈姓部长告知记者会将采访函转交领导,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值得关注的是,国能电池的困境只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个缩影。
日本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车企、电池和材料企业组建的联盟甚至提出,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到2030年前后将固态电池组每千瓦时的成本降至锂电池的30%。
此次战略签约,围绕由爱驰恭博与丹麦蓝界科技(Blue World Technologies)合作研发的甲醇氢燃料电池技术展开。据悉,未来爱驰汽车将在山西高平落地建设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基地。
从未来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来说,美国关注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闭环工质循环地热技术、地热发电灵活调度技术、地热盐水锂提取技术、地下热能存储技术、油气地热伴生开发技术、超临界地热技术和地热能微网技术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