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技术 | 耗时 26 ms

46系大圆柱“风云澜起”

凭借革新性的,以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装机量未来有望超预期。“未来的目标是将4680产能扩展到每年1000GWh。”在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坚定地表示。

2022-10-31

东方日升举办《高功率组件及应用研讨会》,700W+时代已至

10月14日,由高功率组件领跑者东方日升主办的《高功率组件及应用研讨会》在昆明圆满落幕。

2021-10-19

引领动力安全走向新高度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我们希望引领全球动力路线尖端趋势,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2020-04-20

燃料经济适用性分析

2020-12-11 10:02:31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燃料汽车因其具有加注快、效率高、无污染、续航里程长等特征,被认为是汽车路线终极选择。

2020-12-11

全球46家企业/机构布局固态

层面来看,目前基于三元材料的液态锂能量密度已经接近极限300瓦时/公斤,难以继续提升,也在面临不断凸显的安全和续航难题。

2019-08-22

异质结新世界纪录诞生

近日,来自我国福建的钜能研发部,在量产线上打造出了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31%的异质结,刷新了量产异质结转换效率的纪录,且经过TUV北德公司的检测认证,是量产异质结的一大突破。

2021-08-04

宁德时代:钠离子2023年实现产业化,麒麟已量产交付极氪

近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致力于推进钠离子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该将首发奇瑞车型。同时,4C麒麟已经量产交付极氪001,理想汽车首个纯动车型也将搭载4C麒麟

2023-07-11

日本研究人工智能“EV云” 检测剩余

2019-05-21 11:34:47 科日报富士通株式会社开发出一项利用人工智能检测动汽车剩余量的,提前把握动汽车的劣化状态和异常情况,提醒用户在最合适的时间更换

2019-05-21

蔚来发布150kWh固态 会给锂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因为虽然目前主流企业对于固态、燃料等其他路径均有储备,但仍然将研发重心放在了三元上,固态走向量产可能还需要几年。

2021-01-12

压缩气体储能,会成为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关键吗?

要想建立坚实可靠的新型力系统,还需要更多新型储能的加入。这当中,压缩气体储能凭借其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认为是继抽水储能之后第二大适合GW(吉瓦)级大规模力储能的

2021-10-29

破解太阳能板资源化回收难题

青海科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攻坚团队,着手研究环保、高效、节能的新型太阳能板资源化回收利用——破解太阳能板资源化回收难题。

2020-03-10

全浸没液冷,破局储能安全?

冷板式液冷散热选用冷却介质是乙二醇水溶液等液体,通过将PACK内芯集成布置于液冷板上展开工作,通过液冷板内冷却介质流动进行散热。

2023-05-22

国能陷“欠薪门”动力行业洗牌加速

记者多次多方致致函国能,其内部一位陈姓部长告知记者会将采访函转交领导,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值得关注的是,国能的困境只是动力行业的一个缩影。

2019-08-06

车用固态仍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日本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车企、和材料企业组建的联盟甚至提出,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相关,到2030年前后将固态组每千瓦时的成本降至锂的30%。

2020-03-03

甲醇氢燃料汽车更易商业化?

此次战略签约,围绕由爱驰恭博与丹麦蓝界科(Blue World Technologies)合作研发的甲醇氢燃料展开。据悉,未来爱驰汽车将在山西高平落地建设甲醇制氢燃料动力系统制造基地。

2019-11-26

麒麟问世,或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

宁德时代已正式发布其第三代CTP,官方称之为麒麟。CTP3.0麒麟的推出,将再度强化“宁王”的核心与市场竞争力。

2022-07-25

东风汽车氢燃料汽车开发提速

其中,中央研究院负责氢燃料堆及系统的研发;东风汽车负责氢燃料汽车整车的开发;武汉理工负责为氢燃料汽车开发提供支持和人才保障。

2019-07-26

中韩动力之争白热化!

最新动向方面,宁德时代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全固态、无稀有金属布局。

2022-11-08

美国地热能利用概述及创新发展趋势

从未来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创新发展方向来说,美国关注增强型地热系统、闭环工质循环地热、地热发灵活调度、地热盐水锂提取、地下热能存储、油气地热伴生开发、超临界地热和地热能微网

2021-12-21

磷酸铁锂被疯抢

2020-11-25 15:15:04 快科当前动车的购车成本居高不下,与的价格降不下来有不少关系,虽然不少厂商表示,这个市场价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了。

2020-11-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