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池技术驱动交通电动 | 耗时 35 ms

北京大研发储能新 可使北京地铁一年节1亿度

如何降低地铁的供能耗?近日,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地面式超级容/混合储能装置在北京地铁八线梨园站进行挂网试验。

2020-10-20

多个项目投资超百亿 产业链扩产“加速度”

5月,材料领域项目投资也同样非常活跃。据中国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5月,中国市场签约、开工、投产的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产业发展保持高速增长。

2021-07-14

中德签署联合意向声明继续推进汽车领域合作

双方一致同意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和继续双方密切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就汽车领域的继续合作签署了两部委《关于在创新和相关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开展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2019-10-17

加快布局 韩产业再提速

新发布的显然没有满足市场的期待,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则再次彰显。逐鹿锂,韩系异军突起“2022年力锂将严重短缺。”这是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发出的警告。

2020-12-03

上汽氢燃料核心再上新台阶

2019-11-28 08:37:04 上海市国资委日前,上汽集团和同济大学、新源力共同完成的“燃料汽车关键研发及其产业化”荣获2019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奖”特等奖。

2019-11-28

尴尬的千亿回收:“黑户”抢食,大厂盈利难

凭借这桩易,格林美正式切入材料赛道,赶在新能源行业爆发之前,完成了产业升级。随后几年,新造车开始萌芽,车、锂等行业显露出市场前景。

2022-02-28

回收江湖:此地无人生还

而报废的,可以是一座“矿山”,也可以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将超20万吨(约25GWh)。

2021-07-12

汽车全球竞争白热化

但与此同时,产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创新的不断发展,全球竞争愈加白热化。中国助推 全球市场快速发展8月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宁德时代宣布深化在领域的合作。

2020-08-24

退役潮来临 回收利用仍存堵点

“第二矿山”价值引业界关注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我国退役量超过20万吨,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退役浪潮来临,受到政策和大量企业的关注。

2020-11-20

陈雪松:氢能有效连接了能源和两大领域

他认为,氢能有效连接了能源和两大领域,而可再生能源不断发展为氢能与燃料产业提供了力。陈雪松介绍,长城集团认识到未来能源和的密切关系,认为全球的能源低碳化和运输气化将是大趋势。

2020-07-28

工具需求高涨 国产圆柱“挺进”

一方面,国内外工具、智能家居等市场需求旺盛,对圆柱产生强劲需求。全球工具厂商订单饱满,带国产工具圆柱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2021-10-12

市场:繁盛背后暗藏四大隐忧

有业内人士指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应支持企业加快资源开采、提炼等攻关,引导合理开发国内资源,推进先进研发应用。

2022-09-02

阵阵“寒意”难掩 产业反转信号

中关村新型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在近日召开的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领域留存的生产企业大约80家,但能真正实现装机量的企业只有40家左右,且行业前10名企业占据8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9-12-09

计算力成为经济发展

计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力。

2022-03-25

梯次利用虽好但瓶颈亦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围绕的梯次利用正在持续发酵。在国际上,宝马、日产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早有作的车企无不在早期就开始布局梯次利用。

2019-08-22

宁德时代第三代CTP命名麒麟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 吴凯他直言:“CATL过不断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内部称其为麒麟。”吴凯进一步透露,麒麟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继续引领行业最高水平。

2022-03-30

迈入新一轮产业周期 企业闯关进阶

“高镍+磷酸铁锂”长期共存 未来应关注颠覆性根据创新联盟的统计,今年1~7月,我国三元锂装机量累计35.6GWh,占总装车量55.8%,同比累计增长124.3%;磷酸铁锂装车量累计

2021-08-30

大众成国产巨头第一大股东!

仅一周后,即7月20日,国轩高科即与合肥高新区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高新区建设20GWh生产基地,专注大众汽车标准芯的生产制造。本月7日,国轩高科50GWh项目在合肥高新区正式开工。

2021-12-20

补贴退坡冲击 磷酸铁锂将收复失地?

补贴退坡表现在,一方面降低了原有标准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另一方面则过车辆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门槛的提升,将一部分新能源车型挡在补贴门外。

2019-04-03

中韩之争白热化!

抛去9月唯一出现装机量同比负增长的日本松下,中韩两国竞争依旧激烈!中国:地位稳固中国企业主导着全球市场。

2022-11-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