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子产业 | 耗时 28 ms

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自治区级中小企特色集群推荐和2022年度国家级中小企特色集群复核

桂工信企〔2025〕196号各市工和信息化局:为促进中小企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集群专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根据《工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促进中小企特色集群发展暂行办法&

加力支持家以旧换新,补什么?怎么补?

此次通知延续了若干措施已经明确的补贴品种和标准,即: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视、空调、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类家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品最终销售价格的

关于印发2024年第三批行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第三批行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317号各有关单位:按照《2024年工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部署,我部编制完成2024年第三批行标准制修订计划

柳州市工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自治区铝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通知

 各县区(新区)工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铝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

智能化助力企提质增效

10月9日,位于柳北区工园区的柳州启达车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焊接线上一派繁忙景象,火花飞溅,机器人灵活旋转,准确抓取汽车零部件进行焊接。今年,该企加大生线自动化投入,助力企提质增效。

向“新”而行快速成长

这是我市企向“新”而行的一个缩影。“我们配备了双头激光切割、自动密封胶涂胶、自动绣花机等设备。”

传统企加速打造新引擎

8月28日,在位于阳和工新区的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碌在生汽车座椅的各个环节上。

柳州制造将迎来九大利好

李小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在深入分析柳州市制造发展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牵头出台系列专项政策,支持柳州市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焕新,智能终端及机器人等新兴发展壮大

弘扬工文化 赋能旅游发展

副市长卢柳屏介绍我市“工重镇”制造“旅游高地”有关做法。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工和信息化部积极发展工旅游,推动工遗址的旅游活化利用、工的旅游场景展示、工科技的旅游沉浸体验。

自治区级市域教联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柳召开 共享成果 共商大计 共绘蓝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7月11日,自治区级市域教联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打造“十五分钟就服务圈”

日报消息(通讯员骆毅)8月20日,国家级柳州人力资源园柳城县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举行揭牌暨启动仪式。

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外中小企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中外中小企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企〔2024〕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建设兵团中小企主管部门:现将《中外中小企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 年)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铝规模不断壮大、 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较为完 备的体系。

2025-05-14

关于认定2024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的通知

 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关于认定2024年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的通知桂工信企〔2024〕673 号各市工和信息化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柳州两家企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9月20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4世界制造大会上,中国企联合会、中国企家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500强榜单,我市两家企上榜。

关于印发《支持工领域设备更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以下均需各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推动工用能设备更新对采用列入现行《重点用能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简称《重点用能品》)且能效为节能水平以上的工设备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项目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制造单项冠军企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21〕70号)、《制造单项冠军企认定管理办法》(工信部政法〔2023〕138号),支持引导制造树立“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聚焦细分领域和链关键环节,深耕细作、创新发展,提升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大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创新创大赛启动

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 向新同行”为主题,旨在激发全区创新创活力,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力和构建现代化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024-07-04

关于印发广西加快制造数字化转型 助力新型工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支持以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工PON(无源光网络)、5G(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改造升级企网络,为工数字化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重塑老旧厂房 留住“工乡愁”

当下,我市推动工保护利用,通过对工空间的改造,让“老面孔”焕发出新活力。9月1日,记者在柳南区河西路一工园区内看到,曾经生汽车的老厂房如今散发着咖啡的香味。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