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降低成本对于提高竞争力,在电力运输和电网存储中的广泛采用至关重要。到2030年,生产能力和技术的提高是降低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
回收方面可以从制造端抓起,将动力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经销商、电动汽车生产商等组合成回收的主体,牢牢把控废旧动力电池的去向。在成本和获利的角度看,技术突破仍很重要,社会资本强支撑也很重要。
打桩架高度最高、打桩能力最大、抗风浪能力最强……近日,中交一航局投资建造的140米级打桩船“一航津桩”,在江苏启东顺利下水。大型打桩船用于海上风电场及跨海大桥水域作业。
近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主任工程师、柳钢集团科协会员徐东介绍,今年团队还将结合新问题,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科协(以下简称“柳钢集团科协”)的组织下,继续运用以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商业数据公司IHS Markit 预测,由于金属价格上涨、电动汽车(EV)需求飙升,以及中国对该行业的几乎垄断等原因,锂离子电池价格在2024年前不会下降。
三峡集团近日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从技术路线来看,在装机功率占比方面,磷酸铁锂储能技术占比最高,高达57.8%,其次是铅蓄电池(25.5%)、三元锂电池(10.8%);在装机容量占比方面,铅蓄电池占比最高,高达51.7%,其次是磷酸铁锂
· 上燃动力完成房地产热电联供、氢能船舶、多城市物流和卡车场景等领域战略合作签约;高质量、大规模助推氢能社会“多场景”赛道布局。· 上燃动力联合荣程钢铁集团,打响中国钢铁企业绿色运输减碳攻坚战。
主流企业量产的方壳磷酸铁锂、软包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分别达到160Wh/kg、250Wh/kg以上。储能锂离子电池普遍实现5000次以上循环寿命,龙头企业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万次。
2020-06-30 14:11:40 国际船舶网由台船设计建造的中国台湾地区首艘海上风电大型浮吊船“Green Jade”号完成最终投资决定(FID)。
动力电池前景诱人,与此同时,德国等国家也在加大对动力电池的投入。但放眼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已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马太效应”凸显,在当前技术格局下,后发力者还有多少机会?
事实上,宁德时代去年10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宁德时代一直引领国际前沿的研究,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
2020-09-02 08:51:34 共同社日本邮船等1日宣布,2023年将开始建造以氢为能源、航海过程中不会排出温室气体的燃料电池船。2024年6月起的半年期间在横滨港沿岸进行实证运航。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