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来势汹汹,BBA三大豪车品牌都推出了令人乍舌的纯电动车;国内车企也毫不示弱,比亚迪(60.130, 0.81, 1.37%)、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的新车型引来国外厂商的围观,前途、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实力更是愈发不容小觑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涉及新能源汽车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与安全方面:刹车失灵、单方面“锁电”,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
未来,新能源车的产品走向多样、市场走向成熟、竞争也更趋于激烈,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日子将变得艰难。本文呈现了几份针对新能源车消费者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展示了消费者在价格因素以外更加重视的需求。
电池企业制造成本高昂刘彦龙谈到,中国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目标已经确定,先后制定2025年、2030年的发展目标,尤其是提出,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要达到上千万辆,但2018年只有125万辆左右
在纯电动车技术这条赛道上,国内自主品牌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是否完成了“弯道超车”?在续航里程这一电动车核心指标上,又形成了什么样的竞争态势?
2021-04-27 07:52:06 汽车人传媒不管如何监管、裁决,各大区域市场维系竞争平衡和供应稳定的方向,基本一致。任何一个强势的电池厂商,试图通过诉讼消灭对方,都很难如愿。
此外,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斯拉的领先地位遭到挑战,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担忧。电动汽车股跌势明显过去一年里,特斯拉的股价飙升了650%以上,并被选入标普500指数,风头一时无两。
专家表示,随着补贴逐渐退去,我国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步入新的阶段,竞争将更为激烈。原来依靠政府补贴的企业和实力较弱的企业将很难再更激烈的竞争中存活。
与光爆的光伏市场相比,2022年的风电市场表现平平。在2020年,因为补贴政策,国内陆上风电上演抢装潮,随后2021年海上风电也上演了抢装潮。
这是曾经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遇到的最新警告。近年来,这个行业吸引了数百家初创企业,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特斯拉。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随着政府缩减对该行业的补贴,竞争加剧,泡沫正在破裂。
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希望到2030年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车中,一半以上是零排放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