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电力如何清洁化?九位 | 耗时 35 ms

天津与国网“云签约”战略协议,深七方面内容合作

双方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城市能源发展顶层设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发展、提升水平、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构建国际能源交流平台等全面加强战略合作

2020-04-13

学储能:谁是主角

这意味着中国学储能产业真正进入规模、快速发展的时代,其背后的推动无疑是2017年10月五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04-12

新能源车市场“两道坎”: 成本与安全

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朱军在这次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的采访时就表示,以为代表的“新四”是两家企业,也是行业的共识。

2020-01-14

浙江慈溪:“科技创新+数字应用”助农业现代

  新华社宁波10月31日 题:浙江慈溪:“科技创新+数字应用”助农业现代  新华社记者方益波、林光耀  10月,记者来到浙江省慈溪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示范区之一,现代农业正在这里生根成长

2023-11-01

池市场格局改变 国内企业找准定

从市场份额来看,上半年的动池市场与一年前相比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宁德时代继续独占半壁江山(48.7%),LG学则火速上,与比亚迪并肩居二(各占14.2%)。

2020-08-12

高端升级,培育产业竞争

今天起,本版推出“关注企业技术改造”系列报道,观察江苏常州、湖北武汉、内蒙古包头等地企业的技改实践,分析其向高端、智能、绿色迈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1-23

IEA:2019年全球二氧碳排放量增长停滞

2020-02-14 13:31:15 缆网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2019年与能源相关的全球二氧碳排放量停止增长。

2020-02-28

西藏能源发占比接近

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发大幅增长,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区总装机容量达401.85万千瓦,其中能源板块增长迅速,同期水、风、地热以及太阳能光伏发装机容量达358

2020-12-23

增维战略:储能芯定制,远景能源掌握芯核心技术

2021-02-07 14:53:30 中国能源网安全、成本、性能、效率是制约储能规模发展的技术瓶颈。远景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对新能源和系统特点形成了深刻理解和技术判断。

2021-02-08

以甲醇为原料 水氢机拉开产业序幕

—刘科院士谈甲醇经济与氢燃料池2019-07-03 08:27:55 科技日报   作者: 龙跃梅 叶青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博士

2019-07-03

黑龙江:秸秆“五”利用出奇效,小秸秆变身大能源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有举措,加强供需衔接,提高技术支撑,推进秸秆肥料、饲料、能源、基料、原料等综合利用。

2021-11-08

“液态阳光”未来还可替代石能源

于兰州新区的全球首套规模(千吨级)合成绿色甲醇示范装置,不仅可以回收二氧碳,还能生产“液态阳光”,未来可替代石能源。

2021-07-09

泛在物联网带来哪些变

这是国网湖南省有限公司泛在物联网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实例。

2019-12-1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过市场交易用上“青海绿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上了来自青海的528万千瓦时

2019-10-12

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宝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投产

2020-07-28 10:25:43 中国煤炭网7月24日,宝公司厂一期2×600MW级工程2号机组高标准完成168小时试运,标志着该项目就此具备商业运营条件。

2020-07-28

两会部署数字转型 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转型,着提升高端、智能、绿色水平。”这是促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  

2023-03-07

固态池产业之路多艰

“没有一个厂商是完全不关注固态池的。对于下一代新技术方向,每个有实的厂商都会关注、研究,以保持竞争。”中国学与物理池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坦言。

2020-04-27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场实录来了

工业和信息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场,主题是“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22-09-21

六氟硫系地球暖元凶之一

但除了二氧碳,还有另一个破坏更强的温室气体“六氟硫”(SF6),被广泛用于设备。据报道,六氟硫成本低廉,广泛用作输及配设备中的绝缘体,可避免短路起火意外。

2019-09-19

极端天气常态拉响能源安全警报

面对极端天气或将常态的趋势,全球有效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2022-09-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