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甲醇汽车没有里程焦虑 | 耗时 24 ms

厂家不惜倒贴保价 新能源仍存大量消费升级需求

在国家补贴上,续航在250km以下的纯电动乘用取消补贴;续航250km到400km的纯电动乘用,补贴退坡60%;续航≥400km的纯电动乘用,补贴退坡50%。

2019-11-18

进博会|现代展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2020-11-09 09:06:35 大众网·海报新闻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级跑、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11月4日第三届进博会开幕以来,展区凭借大咖云集的全球顶级企和炫酷的科技

2020-11-09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如何加速跑?

安徽江淮集团股份限公司董事长项兴初说,“双碳”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2021-11-24

协发布《新能源安全倡议书》 聚安全监管

2019-06-25 09:07:34 中国经济网   作者: 张羽  6月24日讯 日前,中国工业协会和中国学会联合组织召开了“新能源安全倡议发布暨研讨会

2019-06-25

万钢表示纯电动与燃料电池同等重要 将长期共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纯电动与燃料电池同等重要,将长期共存,在科技创新中互相补充、循序发展。

2020-01-09

太阳能投资在电动中的效率是石油的两倍

2019-07-22 14:24:07 世界风电网一家法国投资银行的分析师认为,电动(EV)将超过传统内燃机,预计到2035年,投资太阳能的资金将产生两倍于电力运输的用能源。

2019-07-22

四川加速城市快充网布局 市民使用电动更便捷

今年截至到现在,充电次同比增加20%,充电量同比增加15%。充电站覆盖高速公路、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居民区等。普通的电动充电半小时,续航即可达200千米。

2019-12-06

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路何在?

但不管是财政部对上集团的回复还是一系列的研究报告抑或是从业人士都表示,中国的燃料电池很长的路要走。

2019-10-28

上海燃料电池商业化促进中心贡俊:启蒙者、生态精神和一场产业链的集体升级

2000年,对中国工业核心技术空心化感到忧技术专家万钢,力主中国发展新能源,其观点被科技部认可和接纳,遂被力邀由德国返回国内。

2022-03-02

“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蔚来的“中场战事”

蔚来方面向记者表示:“退订消息不实,更多是水军行为。举个例子,某论坛上退订帖集中在EC6板块,ES6板块则,这是不合理的。”

2021-01-25

广长城加码氢燃料电池 “由商转乘”尚需磨合期

无独偶,不久前,长城(13.960, -0.13, -0.92%)(601633)在其技术品牌发布会上,对外发布了命名为“柠檬”的模块化平台,据悉该平台在匹配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后,可使辆的续驶可达

2020-08-06

电分离”能否降低电动门槛?

2019-08-22 07:57:02 广州日报   作者: 邓莉  聚电动沉寂已久的纯电动换电模式又被“提上日”。

2019-08-22

新能源市开启淘汰赛 用户成为企PK的关键点?

中国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2019新能源消费论坛”上表示。不要忽视这个群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除了补贴逐渐退坡外,新能源销量下滑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能源企并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

2019-09-24

用户“造”、续航破题、芯片蓄势 新能源企在关心什么?

让用户参与“造”,改变使用者被动角色;革新电池技术,缓解;提升国产芯片全产业链竞争力……正在海南海口举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大会上,多位发言嘉宾屡次谈及“用户”“电池”“芯片”等关键词。

2021-09-17

盐城供电:按下充电绿色出行“加速键”

该中心与蔚来、北等多家企开展业务合作,在电动体验、销售、服务等基础功能之上,进一步扩展辆维保、检测等多元服务,促进盐城电动产业发展。我们知道,电动以下优点:一是零排放。

2021-02-08

新造势力开始内卷了?

毕竟它根本得到解决。具体到,这的确是个很“卷”的行业。

2021-09-08

新能源进入超充时代还要多久?

  电网功率不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充电型少、兼容难……  新能源进入超充时代还要多久?  阅读提示   调研显示,充电慢是新能源用户补能的核心痛点之一。

2023-11-22

欧洲推进电动化 谁将无利可图?

相反,奔驰的竞争对手宝马就这样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宝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二氧化碳合规成本。至于企为什么要在二氧化碳的控排上如此殚财竭力,原因很简单,全球温室效应问题间不容发。

2019-11-19

电动掀起涨价潮,揭开锂电产业链博弈的现状及走向

03下游电动的涨价情况在锂电池大幅提价的背景下,毛利率普遍偏低的电动行业同样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结果必然是跟随涨价。

2022-04-11

中国工院院士黄其励:以电动应用推动实现全社会化节能

中国工院院士黄其励在近日召开的2020中国电动百人会论坛上谈到,推动能源转型途径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一次能源的清洁化、二次能源的电气化、电网发展的智能化,再就是全社会的节能,即节能的全社会化。

2020-01-2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