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甲醇汽车没有里程焦虑 | 耗时 23 ms

中国新能源首破年度1000万辆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企的整下线,中国新能源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

第1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

间生产忙。数字化中心云端调度生产场景。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报道摄影)近日,上通用五菱岛式精益智造工厂第1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

创新“智造”促发展 新能源驶入“快道”

12月13日,在上通用五菱股份限公司宝骏基地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每条组装线分成不同的生产区,像一个个小“岛”,工业机器人围着不同的“岛”,不停歇地按指令精准完成操作,无人物流则穿行在“

新能源 “动脉血管”制造者

11月20日,在柳州智绿连接系统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智绿”)忙碌的,该公司负责人石硕笑着说,这得益于上通用五菱、一等主机厂持续上量。

产品畅销 产业协同 ——聚柳产加速驶向东盟

今年5月,上通用五菱印尼工厂第4万辆新能源下线。截至目前,企业在印尼新能源市场占率超过37%,保量排名第一。

新能源加速奔跑 新产业矩阵加快形成

透过这款,大家看到了柳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绿色出行生态的构建,也看到了上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的发展成效。

《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限公司印发《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

为原料 水氢机拉开产业化序幕

他看了电脑机箱大小,为电动充电的“电宝”;看了为通信基站提供电源的供电系统;看了可以组合成电站的发电模块;特别是看了装在制氢通过氢燃料电池为电动供电系统,并详细询问了关技术指标……刘科告诉记者

2019-07-03

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探讨质量变革

本届大会以“电智化时代的质量管理”为主题,进一步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探讨质量变革,群策群力提升管理水平,携手推进产业链升级转型,助力打造广西新名片,促进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科院士:是目前最好的制氢材料

电动短期无法取代燃油,除非技术革命性突破我先跟大家讲电动为什么战胜燃油的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搞能源的大家都知道叫能量密度,上讲的是体积能量密度,不是重量能量密度。

2020-07-15

作氢气载体拉开氢能产业化序幕

以深圳为例,在市建一个日供300辆左右燃料电池的加氢站约需6~8亩地,而深圳1亩地约1亿元,一个加氢站,仅地价就6亿至8亿元,根本就不划算。如果把加氢站建在郊区,也多少人来回跑那么远去加氢。

2019-09-27

探索AI+的无限可能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观光、无人物流、智能驾驶接驳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集团人工智能(AI)实验室,新能源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数据

2025-02-23

坚持三个“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

近年来,柳南区持续深化“工业立区、物流兴区”,依托上通用五菱、柳工集团、广西集团三大主机厂协同配套、联动发展,全区逐步形成了以、工机械等传统产业为主导,智能终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柳产新能源商用亮相

(李慧纳 摄)9月17日,2024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 TRANSPORTATION 2024)开幕,广西集团限公司旗下菱势亮相,展现柳产新能源商用的魅力。

零部件企业马力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乐士配件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欧阳明高:、安全推动电池技术不断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电动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并不一定比燃油更高,随着技术研发的深入,产业痛点将得到解决。近年来,电动呈现出逐渐被安全问题盖过的趋势。

2019-10-12

新技术可用为电动发电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乌拉尔动力学研究所研发出用给电动发动机提供能量的技术。该技术还适用于能源和冶金工业。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氢能杂志》上。

2021-07-30

是氢能源完美载体

液态形式着能量密度高、可大规模运输、易实现低成本跨海输送等优点。另外,高压气氢燃料电池不适宜地下停场等封闭空间场景,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2020-07-22

产业“主战场” 深耕工业“主阵地”

柳北区拥雄厚的工业基础、完善的产业体系,辖区内聚集了柳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如何立足工业发展主阵地,“拼”出发展新活力?“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吹响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冲锋号角。”

科技创新推动“AI+”深度融合

此外,工厂还运用了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将每一辆从上线到下线的每一个工艺环节数据化、可视化,都可以在后台进行监控。”在这,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员工——机器人测试工师0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