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双碳”目标的现实需求,必然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化发展,而氢能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和长周期的能源存储与多样化的终端利用。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到氢能相关的内容:(十一)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
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
“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将占10%-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可以带来十几万亿的新兴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这样说。
正在进行的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一二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14000立方米每小时的制氢规模,年产氢气约5445吨。图为鄂尔多斯打造的加氢服务站。
这份全面的路线图详细介绍了美国如何通过在决策者和工业界共同努力并采取正确步骤的同时扩大在迅速兴起和发展中的氢经济中的活动来扩大其在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
氢技术作为能源载体的最吸引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适应性和多功能性。此外,现有的基础设施可以多种方式生产,存储和运输能源,并且可以从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中提取氢气。
2019年安徽元隽、深圳国氢、雪人股份、浙江氢途、明天氢能、武汉众宇、氢雄云鼎、华昌能源、上海杰宁、广东探索、喜玛拉雅等企业配套的燃料电池车型开始生产,并进入市场销售。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能源科技创新是“安全、高效、低碳”现代能源工业体系的核心,是引领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能源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19-10-22 11:29:02 石油科技论坛氢气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储能介质,随着全球能源消费向低碳化转型的进程加快,氢能逐步成为国内外能源及相关行业关注的焦点。
14亿元投建“绿氢”项目据了解,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同时,氢能源来源广泛,特别是可以通过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发电结合,利用电解水制取。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2024年自治区创新联合体组建申报的通知(桂科发〔2024〕268号)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
孙师傅是一名开了20年柴油大客车的“老司机”,此次在运营仪式上,他负责驾驶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动静小、提速快、无污染”,体验过后,孙师傅对这台车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由潞宝集团和申能集团合作打造的长申氢能万吨制氢基地·加氢母站·综合能源站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建设完成。作为氢能设备提供商,海德利森将为该项目提供所有配套装备和系统集成。
有媒体将其称为“黑科技”,认为颗粒硅技术可能颠覆目前多晶硅领域的生产供应格局。在此氛围下,由来已久的多晶硅两大生产技术路线交锋再掀波澜。那么,硅烷流化床法生产的颗粒硅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