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 | 耗时 29 ms

大众投资储能快充桩产项目落地江苏省

如果接入由可再能源产的电能,快充桩还将实现出行的“碳中和”。为确保稀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电动汽车回收的旧电池也可作为快充桩的储能装置。

2020-04-15

我国可再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

今年以来,我国可再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结出累累硕果。

2021-11-29

3月居民活用电量增速将明显回升

其中,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0.07摄氏度,较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3摄氏度和1.6摄氏度,华北大、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大等地等较常年同期偏高2~4摄氏度。

2020-04-01

国际可再能源署:未来全球将大规模扩大氢能源利用

2021-03-17 08:36:33 财联社   作者: 夏军雄  根据国际可再能源署(IRENA)周二发布的年度报告,为防止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到2050

2021-03-17

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力将达到1.3TWh

2020-08-18 10:41:36 电缆网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力将增至1.3太瓦时(TWh),这个数据是基于当前

2020-08-19

上半年中国可再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全国八成

中国国家能源局2日召开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可再能源发展持续向好,可再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

2022-08-23

我国可再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记者28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1年,我国可再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可再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

2022-02-10

《自然》最新论文:全球化产或令太阳能更便宜

该研究显示,与限制外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厂商供应的国有化模式相比,全球化供应链或能节省数十亿美元的安装费。

2022-10-31

上天入海 样样厉害——从一家专注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产的企业看我市“智造”潜力

“抵近目标,做360度绕观察。”……这是去年“游刃2020”(青岛)微小型水下无人平台挑战赛及成果展现场的一幕场景。

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开工

近日,全省百大项目中国能建绥化市北林区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在北林区新华乡举行开工仪式。

2020-12-07

中国首条碳化硅全产业链产线在长沙建成

总投资16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一期23日进入调试产阶段,标志着中国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产线在长沙建成,将助力湖南抢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阵地注入强“芯”剂。

2021-07-23

机构:全球加速推进可再能源 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2020-11-17 09:46:35 华泰证券华泰证券指出,全球加速推进可再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展望2021年,电动车新车型周期开启,优质供给引领需求,电池材料业绩有望大幅修复。

2020-11-17

物质能源产量在英国创下新纪录

2020-04-22 13:29:16 中国新能源网英国政府最近发布的最新能源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可再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达到创纪录的36.9%,其中119太瓦时(TWh)的电力来自可再能源。

2020-04-22

福州南台岛地区出水量最大地热井诞

本地热井为探采结合井,其设计钻凿工作是在我队前期“福州南台岛温泉构造带可控源大地电磁法物探和水文地质勘测”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勘探,取得理想成果。

2020-11-20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六个一”主题活动喜迎党的99岁

庆阳供电公司党员用自己的方式向中国共产党的日献上诚挚的祝福。

2020-06-29

广西汽车集团 获得摩托车产资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6月11日,国家工信发布第344批道路机动车辆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广西汽车集团新建摩托车企业公告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广西汽车集团正式具备产和销售燃油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两轮、

韩国启动可再能源长期计划

目前,液化天然气是韩国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一分,其次是煤炭,占总量的27.1%。核能占能源产的19.2%。

2020-05-29

新规划:“十四五”可再能源将高质量跃升发展

6月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等9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2022-07-06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全命周期服务——东风柳汽荣获“2019中国快递供应商大奖”

据悉,东风柳汽在行业内率先倡导全命周期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力争为所有用户打造差异化最优解决方案。

三六一度服装产业(柳州市)基地项目启动 首期投资2亿元建设30至50条产线

据悉,该项目首期总投资2亿元,建设30至50条产线,主要产运动服装、登山背包、防寒帽子等多元化运动系列产品及配件,可年产服装800万至1000万件(套),为柳州提供1800至2500个就业岗位。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