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生态环境部发布《地下 | 耗时 40 ms

IRENA:可再能源正主导全球电力增量

2019年,可再能源电量的增长超过了电力需求的增长,而化石燃料电量出现降,这是几十年来在电总量增加的情况化石燃料电量首次出现降。

2020-05-19

新能源车进入政策2.0时代:差异化补贴推动产业高质

在国家层面,包括财政、工信、商务在内的多个门,相继《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以简称“《调整通知》”)与《统筹推进商务系统消费促进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简称“《指导意见》

2020-05-18

开年首月4.45GW 同比滑35% 2020年1月组件出口报告有看点

得益于早先的局,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常年稳居前四,东方日升和隆基乐叶则是近两年冉冉升起的新星,已在出口量上占得一席之

2020-02-27

国内首个物制氢电项目启动试运行

近日,国内首个物制氢及电一体化项目在哈尔滨市平房污水处理厂完成入场安装、联调,启动试运行,这是氢蓝时代智慧氢能解决方案又一成功范例。

2023-02-27

年内已有28个新能源品牌融资 谁是一个“蔚小理”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长辛国斌9月15日在一场新闻会上表示,分省市、方存在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2022-10-10

抓住万亿储能市场 宁德/国轩/比亚迪等加速

01宁德/国轩/比亚迪等加速局储能今年以来,国内电池企业都在加速抢占储能市场。近日,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简称“厦门海辰”)锂电池项目在厦门奠基。

2020-12-03

传统领域镍消费滑 新能源带来增量预期

全球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精炼镍的消费量较2019年降3.8%,滑至235.37万吨。

2022-01-25

储能写入多省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储能展有望继续“加速跑”

近日,各陆续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储能。随着双碳战略不断推进,各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模化应用有望大爆

2022-02-11

加快推动展 助力双碳目标落实 第十三届中国热高层论坛将于8月在陕西举办

大会将对我国热能及源热泵行业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行业展趋势,为加快推动热产业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2021-07-26

“两桶油”的电池

“两桶油”切入换电赛道捷能智电注册资本为40亿元,将以动力电池租赁业务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构建车电分离完整,打造标准化平台。

2022-10-10

陕西:2021年光伏等可再能源优先电!

”的安排原则,在确保陕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统筹兼顾清洁能源电和火力电,优先安排、收购水能、风能、太阳能、物质能等可再清洁能源等资源综合利用机组电量计划,促进调峰调频等调节性电源稳定运行

2021-03-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步入更理性展阶段

由此,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规划(2021—2035年)》(以简称《规划》)正式落实施。

2021-01-28

2021年一季度可再能源持续保持高质量

,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为重点,着力加强行业管理,着力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优化可再能源产业局,努力推动可再能源高质量展。

2021-07-23

借力24M技术 泰国要量产半固电池

在泰国建立第一座半固锂离子电池厂。

2020-02-26

宁海谋划千亿光伏储能产业新高

该项目的签约落,是宁海局“光伏+储能”产业链,谋划千亿光储产业基,打造省级“新星”产业群的一个大手笔。

2022-02-18

氢能产业大干快上苗头渐现 轰动一时的百亿级项目陷入困

长江项目投资主体为杭州长江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称“长江汽车”)。有知情者向1℃记者透露,长江汽车的分高管,为了该项目,现在到处筹钱。

2019-08-22

贵州因制宜实现新能源电“逆袭”

近年来,曾被称为“天无三日晴、无三里平”的贵州,抓住新能源展的时代机遇,风电、光伏电等新能源产业迅猛展,风、光资源并不算好的贵州实现了“逆袭”。

2023-09-13

补贴“清零” 新能源车如何经营个15年

12月3日,工信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规划(2021-2035年)》(以简称《2021-2035年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补贴时代进入尾声,新能源车市场何去何从备受瞩目。

2019-12-04

哪些光伏人进入了2021福斯中国内富豪榜单?

11月4日,福年度中国内富豪榜。凭借着两家上市公司股价的良好表现,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以4,244亿的财富值问鼎2021年中国内富豪榜榜首。

2021-11-08

每天可电320万度!宝安将建全球处理量最大的垃圾电厂

深圳晚报记者 冯 明 实习 杜彤彤 摄随着城市高速展和人口持续增加,活垃圾以每年 6% 的速度递增,深圳有限的土资源愈"捉襟见肘",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显然不适应城市展需要

2019-08-1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