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碳酸锂价格便持续小幅度下降,维持在42万元/左右。随着疫情缓解、复工复产的推进,正极材料厂商采购有所回暖,而上游供给增量有限和锂精矿价格持续走高则会对锂价形成支撑。
近期,光伏制造端的价格逆势再涨,不断挑战行业想象力。如何理解这种几近猖狂的价格表现,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加以解读。01制造端价格逆势“一涨再涨”光伏制造端掀起新一轮“涨价潮”。
8月10日,通威宣布电池调价,G1与M6单晶PERC电池片报价0.97元/瓦,涨幅高达9%;156.75单晶单双面PERC电池片价格上涨至0.95元/瓦。
然而随着上游硅料价格上涨,2020年组件价格走出“低谷”,距离期待那么近,可现实却越来越远。2021年,组件价格依旧呈现涨势,打破了“淡季不淡”的常规。
高达147.8元/kg,本周硅料价格仍呈上涨走势,且涨幅较大: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50-158元/kg,成交均价为155.6元/kg,环比上涨5.28%;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48-155元/kg
多晶硅料的涨价,是光伏行业近期最热的现象。国庆节前夕,硅料价格迅速飙升,从21万/吨上涨至23.58万/吨,更有甚者,报价超出了25万/吨,硅料再一次面临着供不应求。
据悉,本轮电池价格上涨已开始在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蔓延,一线动力电池企业暂未有涨价异动。目前,部分磷酸铁锂电池调价范围约5%-10%,三元电池调价范围约5%。
今年以来光伏玻璃在业界可是赚足了眼球,从玻璃涨价、供需紧张到组件头部企业联名呼吁再到工信部放开光伏玻璃不受产能置换限制,种种措施下,玻璃价格依旧“傲娇”高居不下。
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再到组件各环节成本价格连番上涨,加上下半年往往是光伏装机的高峰期,极大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原材料供应紧缺,组件市场曾一度陷入“有钱无货”的困境。
这场闭门会议,恰到好处地踩着市场需求回升的微弱节拍,一起迎来了硅料价格持续下行中猝不及防的反弹。闭门会议第二天,1月16日,国内多晶硅成交价格突涨至160-170元/kg,个别硅料最大涨幅近30%。
12月27日,电池界消息人士透露,因中国大幅上调了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的价格,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等韩国三大电池企业也纷纷上调了电池成品价格。
另一方面,三北地区,尤其西北几个省份的燃煤基准价基本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平均不足0.3元/千瓦时,加之高比例的电力市场交易以及去年以来频繁上涨的组件价格,对于刚迈入平价的光伏行业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