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的日韩氢能源乘用车迪斯并不看好的氢能源乘用车,是一个怎样的发展现状呢?实际上,目前也确实只有日本和韩国的少数车企聚焦于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碳达峰,对化工产业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工产业既是氢气的最大制造来源,也是重要的使用领域。推动蓝氢和绿氢在化工产业的应用,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事实上,在2021年过去的短短4个月内,“能源”一词频频进入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氢能正式出现在《十四五规划和
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MH170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这款产品据称实现氢能源燃料领域诸多关键性突破。为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
2019-08-12 14:32:01 CNESA南澳一项颇具雄心的项目计划已经获得了州政府的发展批准——该项目计划将风能、太阳能、电池储能和绿色氢能源相结合,形成一个全天候混合式能源发电设施
国元证券——晶盛机电光伏王者迎扩产 半导体蓄势待发国内单晶炉龙头厂商,行业迎扩产新周期公司光伏单晶炉国内市占率第一,占据国内90%的高端市场份额,客户覆盖几乎所有一线硅片厂商。
近年来,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框架得到进一步完善,企业和投资机构布局氢能领域的积极性持续提升。
结合 CCUS 技术的制氢,化石燃料的 CO2排放量能降低 90%。当前国外氢能发展的现状及趋势(1)全球氢能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转型的加速,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再次受到各方关注。
截至2018年底,全球正在运营的加氢站超过了400座,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销售累计近6000辆。我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03-26 10:02:11 中国有色金属报谁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之王?当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铅酸电池已经没落,绿色的新能源锂动力电池崛起之时,氢燃料动力电池又单刀突进地进入了市场舞台。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能源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业内认为,上海的《规划》旨在布局、领跑未来十年中国氢能产业变革,迎风向上角逐万亿产值新风口。
10月25日上午,由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昆仑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制氢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辽宁抚顺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日产36万方制氢项目开工奠基。
需求星辰大海,成本压力山大,资本疯狂追逐,锂电行业的创新冲动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急迫。从4680电池到固态电池,从系统创新到局部创新,从材料创新到工艺创新,这一轮锂电创新,从哪里来,又将去向哪里?
2021-03-02 07:45:06 科技日报 作者: 秦婧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氢能经济发展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该区海珀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水制氢项目在试生产期内已安全平稳运行半年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