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特斯拉空头越挫越勇 | 耗时 35 ms

第100万辆电动车下线

2020-03-11 08:40:56 北京商报   作者: 钱瑜 刘晓梦  CEO埃隆·马克宣布,第100万辆电动车正式下线。

2020-03-11

或与宁德时代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6日,据部分外媒报道,与中国本土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就上海工厂的电池供应达成初步协定,并将就潜在的全球电池供应协定进行讨论,这也意味着,若该消息属实,长期由松下把控的汽车电池供应链将面临重大变化

2019-11-07

气污染危害数十亿人,有技术使气清洁

据美国智库《RethinkX》的化学工程博士布德·利比(Bradd Libby)说[1],气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有颠覆性的技术方法在未来十年可显著改善气质量,关键在于世界各国政府的选择……你可能不愿意喝污染的水或者吃腐烂的食物

2021-10-08

新能源零售销量环比下降3.2% ,但部车企销量仍创新高

Model 3距离突破20万还差2次降价7月份中国给出32,968辆销量的好成绩,其中出口24,347辆。

2021-08-11

申请新专利将抑制锂电池热失控

2020-09-21 09:42:50 汽车之家日前,我们从外媒获悉,申请的一项新专利希望通过将金属气电池组连接到锂电池组上,从而降低因为锂电池过热而产生自燃的风险。

2020-09-21

布局海南充电站

2021-01-21 09:09:38 海南日报1月20日,在海南迎宾馆新投入使用的超级充电站,一辆Modle 3正在充电。

2021-01-21

首批国产Model 3正式交付

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首批15辆交付对象均为中国区员工,2020年1月将按照订车顺序交付其他车主。“第二批国产Model 3车型也将很快交付给客户。”

2019-12-31

上海工厂提前试产 从产能曲线看其重要程度

作为在全球的第二座整车组装工厂和在美国之外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上海超级工厂对重要性不言而喻,就产能而言,这一工厂对就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2019-11-01

在史上“最热闹”的上海车展,缺席了

于是乎,没有新车的不参加上海车展,就在意料之中了。需求不太匹配当然,也不是说排斥车展和各种国内会展。

2023-05-09

联合美国陶氏计划在美建设光伏电站

2020-07-03 11:18:28 美通社丁美洲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公司阿可再生能源(Atlas Renewable Energy)与美国材料科学跨国公司陶氏(Dow) (NYSE:

2020-07-03

因动力电池问题被调查

调查事件源于今年5月,Model S车型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随后对其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OTA升级。

2019-11-13

因刹车问题,宣布召回!

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有时会发现潜在的制造错误,并主动召回可能受影响的车辆,以确保这些车辆符合规格。此次召回就属于这一类召回。

2021-07-08

2019年储能系统部署达1.65GWh 创历史新高

 尽管到2019年下半年有小幅回升,公司的太阳能发电设施部署量还是同比下降。

2020-02-25

新能源补贴设槛 会跌破30万元?

这意味着过渡期结束后,购买的车辆可能将可能无法获得补贴支持。不过,中金公司预测,这会倒逼包括Model 3在内的众多品牌在年中降低售价。无缘补贴?

2020-04-26

国内或迎来第四次调价

与此同时,近期国内同样插曲不断。

2019-08-15

南美市场崛起,比亚迪崭露角,或成龙

虽然其他国家2020年的新增装机量数据尚未出炉,但根据2019年数据预测,2020年巴西很有可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场,仅次于中美和南。

2021-03-24

自给自足实现降本:将自行生产动力电池

这些以前没有做过,而是专注于电池模块和电池组。据悉,韩华的电池化成设备最初将供应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工厂,随后还将供应给内华达州、德国柏林和中国上海的超级工厂。

2020-05-08

上海工厂再曝内部图:已有Model 3车身下线

网上流传的泄露照片并没有证实这些Model 3车身是否是在这家工厂制造的,但考虑到已经安装了车身生产机器,因此就可能是在上海工厂内完成的。

2019-09-19

、蔚来轮番“燃烧” 都是电池惹的祸?

至22日晚9:30,蔚来汽车和开盘均现下跌。一个月内两起自燃事故 马克曾称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安全目前蔚来汽车和并未对上述事故进行进一步披露,不过电动车自燃起火事件时有发生。

2019-04-23

“揭竿而起”起诉美国政府!

2020-09-25 15:14:48 储能条有外媒报道称,当地时间周三,一纸诉状,起诉朗普政府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罗伯·莱希泽。根据入禀美国国际贸易法院(U.S.

2020-09-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