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特斯拉电池 | 耗时 21 ms

全球首家碳中和光伏片工厂开建

2020-12-31 08:59:04 世纪新能源网近期,晶科能源20GW大型片制造基地在云南楚雄动工,占地面积约1000亩,大约相当于100个足球场的大小,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一片生产工厂

2020-12-31

全球锂离子产业供应链排名

本报告是彭博新能源财经第三次更新全球锂离子产业供应链排名。彭博新能源财经在本报告中对锂离子供应链上30个领先国家2022年的活动进行排名。

2022-11-18

面对新挑战 如何提升网安全水平?

《华尔街日报》今年1月10日的文章指出,俄罗黑客频繁攻击美国网系统,很多人并不是正面入侵公用事业公司,而是把目标对准防护措施更薄弱的网承包商。通过这些小立足点,黑客沿着供应链往上爬。

2019-06-04

新能源行业迎黄金投资期 三元锂离子获奖成主流路线

随着锂成本持续下降,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品的性价比优势逐步体现,国产新能源车及海外车载动力需求或会于2020年出现较大提升。

2019-11-05

豪车“触”车型增加 车企新能源“混战”升级

长城汽车的“新四化体验乐园”里,造型可爱的欧新能源车被喷上了卡通外观,配以“猴赛雷”“中意你”等名字,像极了从动画片里开出来的车。

2019-11-25

2019全球氢燃料乘用车销量达7500辆

在燃料方面,以2019年年底为准,韩国占全球燃料出货量的40%,氢燃料量为408兆瓦,超过美国(382兆瓦)和日本(245兆瓦)。

2020-02-25

纽约力局计划部署锌空气储能系统试点项目

公司共同部署一个锌空气储能系统的示范性项目。

2020-02-25

我国首辆氨氢燃料客车发布

氨氢燃料客车。福州大学供图1月6日,由福州大学紫金公司(以下简称福大紫金)和厦门金龙汽车公司共同打造的全国首辆氨氢燃料客车启动暨签约仪式在福州大学举行。

2023-02-06

质优价廉固态解质问世 安全“锂”想不再遥远

记者8月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成本与性能优势的锂固态解质,从而打破了固态解质材料生产成本和综合性能难以兼得的瓶颈,使得全固态的商业化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

2021-08-04

宁德时代两大杀手级新品正式来了!

其中,宁德时代表示,麒麟预计将于2023年一季度量产。至于钠离子,宁德时代称,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

2023-02-20

五部门“以奖代补”助推燃料汽车业

2020-09-22 08:11: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曲哲涵 王政  为推动燃料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科学有序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2020-09-23

英企打造“最高效”太阳能板 发量可提高近1/3

一家位于牛津的太阳能技术公司希望在年底前开始制造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阳能板,并在明年内成为第一家向公众出售这些太阳能板的公司。

2020-08-20

中国成锂领域霸主:占了全球73%产能

2019-08-20 09:02:47 快科技据外媒报道称,在锂上,中国已经主导了这个市场,占据了全球73%产能,主要是抓住了铅酸被慢慢淘汰这一机遇。

2019-08-20

新能源汽车换试点全国推开 “车分离”加速普及

车主 程磊:我们家装充桩很难,当时果断放弃了充车,就买了换版的汽车,带的话十二三万,不买大概十万左右。

2021-07-08

比亚迪襄阳刀片生产线正式投产

日前,比亚迪襄阳产业园产能约1.9GWh的第一条刀片生产线投产,预计到2023年5月,16条生产线将全部投产,届时将形成30GWh的产能,可满足60万辆整车装配,产值可达14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

2022-12-23

工信部:8月全国锂离子产量17.9亿只

2020-10-10 11:02:57 工信部一、生产情况2020年1-8月,全国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产量105.3亿只,同比增长4.2%;铅酸蓄产量13862.0万千伏安时,

2020-10-12

新能源汽车不妨转换“换”思路

其中,续航时间短、充时间长、充设备少,制约了新能源车作为常规交通工具的通用性。除了改进技术、推进充桩建设以外,笔者认为不妨改变一下思路,在由“充”变为“换”上作出更多探索。

2019-04-15

科思创可持续聚氨酯涂层技术为青聪泉殊儿童打造定制易清洁墙面

2021-07-13 16:18:55 中国能源网• 为殊儿童进行绘画艺术治疗打造易清洁、可擦洗墙面• 配方首次结合收购自帝曼树脂和功能材料业务(RFM)的水性树脂以及科思创亚太区本土新研发的专利固化剂近年来

2021-07-14

我首台百千瓦级船用燃料系统诞生

七一二所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在氢能与燃料系统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长期聚焦于燃料在船舶、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等领域的应用,坚持自主开发,积累了较全面的高安全性储氢与燃料技术基础,开发了多型燃料产品

2019-12-04

首批动力“退役”投资回收市场正当时

分析认为,目前首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退役”期,到2020年,累计报废动力将达20万吨,产业规模将超百亿。

2019-04-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