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特斯拉携手宁德时代 | 耗时 23 ms

再投130亿元在厦扩产新能源电池

厦门火炬高新区7个项目集中开竣工铁臂挥舞,机械轰鸣,近百辆施工车有序排列……6日,总投资130亿元的厦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迎来了一期开工。

2022-09-14

被重罚8.8亿元!

不仅不解决问题,还对此视而不见,让他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工作。更令迪亚兹受不了的是,自己的儿子也在工厂受到了类似歧视。

2021-10-12

积分收入的“钱”景如何?

靠出售积分赚取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了的自由现金流量,成为其亮眼业绩背后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2020-08-14

4月新能源销量排名出炉,大跌跌,国产集体开挂

在排名前15的车型中,前2名和3月保持一致,分别是宏光MINI、Model 3,比亚迪汉EV由第5升至第3,奇瑞eQ由第7升至第4,理想ONE由第8升至第5,Model Y由第3降至第6,埃安

2021-07-08

第三季度营收再创新高 马克首次缺席财报沟通会

在中国工厂扩产的推动下,比其它竞争对更好地抵御了新冠疫情和芯片供应短缺带来的影响,进而今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营业利润和毛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至此,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营收新高。

2021-10-26

订单腰斩,市值暴跌2700亿美元,走下神坛?

走下神坛了吗?1、传统车企抢回市场马克曾喊话,未来传统车企将不复存在。然而,想要颠覆的对象,如今正在成为的麻烦。

2021-07-07

“杠上”拼多多 Model 3团购门剧情再反转

对此,方面提出质疑称,“对该车主取消订单的间是8月14日,而车主‘交付’车辆的后台交付数据显示其下单间为7月28日,与车主描述的因被黑而使用家人名义下单的说法不符。”

2020-08-21

第三CTP技术命名麒麟电池

3月26日,首席科学家吴凯发表“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主题演讲。首席科学家 吴凯他直言:“CATL通过不断技术迭,推出了第三CTP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

2022-03-30

会成为保险市场的“鲶鱼”吗

2019-09-23 11:24:07 中国汽车报近日,有外媒报道,于当地间8月28日在美国加州率先推出自己的保险项目,并计划将这项业务扩展到其他市场。

2019-09-23

储能电池规模力压 派能科技能否蝉联全球前三?

(300750)、比亚迪(002594)等动力电池巨头,这两年在储能方面动作频频,签下多个几十亿储能大单。董事长曾毓群在两会提案中别提到,要“加快推动电化学储能建设”。

2020-07-29

们”估值疯涨的逻辑

们”估值疯涨的逻辑2020年注定要载入史册、令人难忘,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全球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股价的“疯涨”。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疯涨”。

2021-01-19

上海工厂投产在即 自主新能源如何应对

中国网汽车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到,9月27日,在中国注册了一家全资建筑公司(建设(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美元,由汽车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2019-10-12

一骑绝尘

前10名中,中国有6家电池制造商上榜, 一骑绝尘,但远景动力、力神和蜂巢能源等均掉出了前10榜单。

2022-01-10

在美国又涨价,中国市场能逃过一劫吗?

因为采用中美两地双重定价策略,此次美国市场的涨价尚未联动中国市场,不过涨价早有预警。在发布三季度财报就曾透露公司正面临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与此同,也对提升利润带来更大的挑战。

2021-10-26

5月上险量榜:逆天暴涨 欧惨遭“腰斩”

2021-06-18 08:11:22 第一电动汽车网   作者: 李艳娇  5月,上汽通用五菱继续霸榜,比亚迪稳居第二,上险环比大涨84.8%,上升至第三。

2021-07-07

+比亚迪双认证!这一锂电池路线有望胜出

4月9日,董事长曾毓群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子活动中表示,3-5年内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将越来越高。

2021-07-12

清电电气 共创电能质量新

在这新意盎然的节里,电能质量创新引领者江苏清电电气以“清电电气 共创电能质量新”为主题,在江苏无锡成功举办2019新产品发布会。

2019-04-09

没有谁比更有资格上315

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电动车第一品牌,表着环保、科技和尚。驾驶一台上路,曾是许多中国车主的梦想。

2021-03-16

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5日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布勒森签署预购地协议,标志着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

2022-09-14

今年预计交付180万辆

近日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实现16.8%的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翻番增长。2023年,该公司预计交付量将达到180万辆。

2023-02-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