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特斯拉因动力电池问题 | 耗时 37 ms

一季度储能安装量飙升3倍半 创历史新高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对停的担忧推了对储能的投资,今年第一季度的储能安装量同比飙升了360%,达到创纪录的3889兆瓦时(MWh),几乎与2021年全年(3992兆瓦时)一样多。

2023-05-06

关注| 全面放开之后

除了之外,外资品牌奔驰、丰田也都进入了推荐目录。过去几年内,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所选择的生产企业强相关,搭载“白名单”企业生产的并进入上述推荐目录,是获得补贴的第一步。

2019-12-12

业绩“失意” 产业遭遇剧变?

“最让我烦恼的汽车还不够亲民。”CEO马克对降本“念念不忘”,或将首当其冲。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已完全与松下解约。

2020-08-05

业绩“失意” 产业遭遇剧变?

“最让我烦恼的汽车还不够亲民。”CEO马克对降本“念念不忘”,或将首当其冲。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已完全与松下解约。

2020-08-05

业绩“失意” 产业遭遇剧变?

“最让我烦恼的汽车还不够亲民。”CEO马克对降本“念念不忘”,或将首当其冲。近日,有媒体爆料称,已完全与松下解约。

2020-08-05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延缓 入局影响几何

对于车企来讲,不进一步退坡,短期内成本下降的压会小一点,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会更强一点。对于消费者而言,补贴不退坡,可以保持汽车价格稳定或者下降。”汽车观察家邱锴俊告诉记者。

2020-01-21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不仅是未来的 也是现在的

在加州,超过20万人野火接到疏散命令,数百万人呼吸着烟雾。在墨西哥湾沿岸,人们先经历了一场热带风暴。两天后,大约50万人接到命令,在飓风劳(Laura)到来之前撤离。

2020-09-08

陷入至暗时刻 明年下半年或迎来“满格”复活

大环境的急剧下行,成为压垮许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以来,企业频频爆雷或破产,并向上下游传导。例如近期的比克深陷“连环债”,昔日巨头沃玛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等。

2019-12-04

业内评价格下调:倒逼国产新能源车把技术做好

2020-01-06 08:54:14 江瀚视野观察说起新能源汽车,几乎没有人不去提及可谓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绝对领头羊,2019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也在亏损中徘徊

2020-01-06

宁德时代,万亿龙头如何炼成

这促成了万钢行程中的另一个目的地——距离致公党诞生地50公里的总部。在那里,他见到了马克,还乘驾了刚刚推出的跑车Roadster,一片宾主尽欢的气氛。

2021-07-14

美国或将借助网安全构建贸易壁垒

2020-05-09 09:13:19 聂光辉频道近日,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保护美国系统安全,提到了美国大容量系统面临威胁而让美国陷入危险地步,此责成美国能源部长成立相关部门,在确定对美国系统可能造成破坏的情况下

2020-05-09

2021年进入印度市场

有粉丝在Twitter上询是否将于1月份开始在印度销售汽车,马克回复称:“不,但肯定是在明年。”

2020-12-29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速迅猛 供不应求

市场现状:供应成新瓶颈小鹏、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今年不约而同提及:供应将成为下半年的“瓶颈”。此前,为了能顺利拿到,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被曝在二季度亲自在宁德时代蹲守了一周。

2021-07-26

华北最大V3超级充站开业

2020-11-18 10:20:28 汽车之家   作者: 蔡思卓  11月17日,官方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浦项中心V3超级充站举办剪彩仪式。

2020-11-18

或在德国工厂生产搭载比亚迪刀片的Model Y

据 Teslamag 报道,从本周开始,将在德国柏林超级工厂生产搭载比亚迪的 Model Y 后驱基础版。

2023-05-23

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关,让整个市场长舒一口气。当厂商与车企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之时,如何打消车企顾虑,进而重新建立起双方的友好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

2023-02-06

拿下工信部纯乘用车生产资质

,同意(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立纯乘用车生产企业,这意味着,作为独立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正式获得工信部核准的纯乘用车生产资质。

2019-11-14

中国产业 内忧与外患

[此外,日韩企业将会从本土企业抢走部分高端乘用车订单。与此同时,主机厂一边与企业联姻,一边也在伺机而。主机厂与零部件商关系微妙,既有合作也有潜在竞争。]

2019-06-25

被北京市场监管局罚款 5 万元

目前并不清楚被处罚的原,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已不是首次受到行政处罚。

2020-08-05

固态量产提前?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全固态估计在2025-2030年后才会实现商业化。中国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预测,全固态预计2030年将实现商业化。辉能的固态性能如何?

2019-12-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