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燃料电池 | 耗时 17 ms

到3月底日本将拥有近80辆氢巴士

该国环境部正在对公交车的引进提供补贴,这项补贴占公交车车辆首次引进成本的一半,占此前推出巴士成本的三分之一。

2020-01-16

我国首批进口氢车在大连港发运

本报讯(全媒记者陆民敏臧永亮通讯员朱佳禾)11月15日起,国内首批进口氢车在辽港集团大连港以公路运输方式陆续发往北京市区、延庆及张家口冬奥组委指定的交通场站。

2021-11-17

全国首批100台氢叉车在天津投产

2021-03-05 14:31:01 北京日报客户端全国首批100台氢叉车近日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投产。

2021-03-08

甲醇驱动垂直起降无人机试飞

2019-12-17 08:12:12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刘万生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制的直接甲醇驱动天津飞眼公司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天津滨海无人机试验场成功试飞

2019-12-17

团体标准《氢冷却液》正式发布

近日,团体标准T/CAS 548—2021《氢冷却液》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1年12月16日通过并正式实施,是国内在氢冷却液领域首个团体标准,也是现行的唯一标准。

2022-03-02

3家企业布局堆 力破低温冷启动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企业在汽车低温冷启动领域取得突破,与其核心部件氢堆性能、比功率、耐久性的提升密切相关。

2019-09-10

汽车,迎来鲤鱼跃龙门的关键时刻

国内方面,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一直采取的是购置补贴的方式支持汽车的发展,截至今年7月,累计推广汽车超过7200辆,建成加氢站约80座。

2020-09-14

国家投宣布自主氢已步入产业化

氢能科技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氢核心技术研发与生产,氢能制储关键技术与材研发,氢能动力系统研发与生产,氢检测检验技术研发及服务,氢安全技术研究等。氢能科技公司将实行股权改革。

2019-09-24

氢能技术模式角逐产业化箭在弦上

据中国器工业协会分会秘书长张亮介绍,堆方面,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堆模块,采用“膜基催化曾膜极设计”和“复合双极板”结构,突破了车用5000小时的耐久性难关,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发超越

2019-05-21

国家实行铅蓄回收目标责任制 或迎抄底良机

据了解,氢能和是目前最火爆的行业。氢能和行业涉及的产业链庞大而复杂,整个产业链包括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

2019-08-15

“大连造”氢客车迎来首批订单

2020-10-22 09:54:21 半岛晨报10月21日,首批10台CA6109URFCEV31“海豚精灵”氢城市公交客车战略合作协议在大客公司312会议室签订。

2020-10-22

王菊:氢能汽车产业需要成长的土壤

汽车产业在我国有较大发展空间现在国际上,包括国内已经认识到氢能,未来一定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氢能的发展。

2019-10-10

北京市将发布氢汽车支持政策

2020-09-07 10:34:27 新华财经   作者: 董道勇 丁雅雯  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在即将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将公布氢汽车支持政策

2020-09-07

全球汽车进入市场化示范阶段

“目前,全球汽车进入了市场化示范阶段,预计2020年前后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2019-10-23

京津冀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启动

2021年12月25日,“领跑氢能未来·共创双碳时代”京津冀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会议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隆重召开。

2021-12-28

缓解车里程焦虑 长三角要建氢走廊

上海下一步还将发布氢能汽车创新发展白皮书。“目前在长三角地区有6座加氢站正在运营,17座加氢站在建或规划,636辆物流车和24辆公交车正在上海、如皋、张家港等地运营。”

2019-05-29

亿华通新一代自主氢发动机G120首发

明确规划在2023年前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汽车3000辆;到2025年,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车累计推广突破1万辆。

2021-07-09

财政部将创新思路支持汽车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累计推广汽车超过7200辆,建成加氢站约80座。但是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仍面临诸多问题,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跟风上马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风险又开始显现。

2020-09-14

2019年中国氢堆生产设备市场规模10亿

2019-12-25 11:19:08 新产业智库2019年中国多家氢产业链产线投产,主要集中在关键材、膜极、堆等环节。

2019-12-25

汽车成本大幅下降只需实现规模化

经过数载的技术投入,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氢堆、氢配套设备的研发体系,并具备了乘用车、专用车不同车型的生产制造能力。事实证明,氢汽车的未来可期并不是无中生有。

2019-08-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