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 耗时 34 ms

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合成项目试成功

大连化物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7日对外披露,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化太阳合成项目当日在甘肃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试成功,该项目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

2020-01-17

动力全球竞争白热化

不只是奔驰,丰田此前也和中国一、东风、北、广等企业合资成立了“联合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主攻商用系统研发。

2020-08-24

盘点 | 今年这7座首次投运氢公交

在政策的推动下,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郑州、张家口、大同、上海、武汉、佛山、云浮、北京、如皋、张家港、成都、潍坊、聊均已开通氢能公交线路,全国氢累计保有量达7000多辆。

2021-07-09

天津将建设3个氢能试点

根据方案,本将重点推动氢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引进整生产企业开展氢的样开发和批量生产。

2019-08-30

新能源“氢”装上阵还需迈过几道坎?

“目前我国应用群涵盖47座产销量逐年递增。”中国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2022-10-10

亿华通首发240kW氢发动机

12月4日,北京委书记蔡奇一行赴亿华通,就氢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调研,现场见证240kW氢发动机G20+首发。

2021-12-07

四川着力突破核心技术 打造国内国际知名氢能产业基地

:09 四川日报   作者: 记者 张彧希  日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

2020-10-09

“零补贴”前夜:企竞合博弈 氢风口渐起

企又该如何积极应对,才能抢分场蛋糕?能否快速崛起成为新的风口?

2019-07-26

国内首台最大功率氢发动机将在大同生产

2020-08-03 08:50:06 中国日报近日, 国内首台最大功率氢发动机VISH-130A通过国家检测中心强检认证,并即将在大同投入批量生产。

2020-08-03

新能源模式应用试点,首次在全国围内开展

2021-05-14 08:03:15 新能源报5月12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将在全国围内开展新能源模式应用试点,各申报试点工作方案将在5月底前完成申请

2021-07-08

系统为商用运输注入动力

科德宝集团持续推进产品研发,为重型和商用开发全系列组、及混合动力系统。

2021-02-24

氢能不止 大规模推广降本增效是关键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资,除河北外,山西、山东、浙江、内蒙古、吉林、海南等省份目前也已出台省级氢能发展规划,大多数省份都围绕着氢进行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但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在国家级政策还未出台的情况下

2019-08-28

一公斤氢价格降至35元,才和油有得拼

张久俊说,用的氢纯度很高,氢纯度需要达到99.999%。“氢的价格大约是每公斤60元,”张久俊说,它要降到35元,才能和油相媲美。

2022-08-18

韩国建设全球最大的氢

2019-08-07 16:52:27 中国新能源网世界上最大的50MW级二次氢站,位于韩国中清省南部的Seosan,东西发展公司(East-WestDevelopment)表

2019-08-07

四川成都鼓励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站、推进氢关键技术攻关

积极推进堆及动力系统和氢气制备、储运与加注等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大力支持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研制基地。

2019-11-12
搭建平台促交流 共同进步助提升— —我中心举办<em>汽</em><em>车</em>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em>市</em>场交流沙龙

搭建平台促交流 共同进步助提升— —我中心举办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场交流沙龙

   2023年6月13日、14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了两场柳州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场交流沙龙活动,目的是搭建零部件产业交流平台,推动我零部件企业在优先保障本地场的前提下

华南最大氢供氢中心投产

近日,从广东茂名石化氢供氢中心装运送的360公斤高纯氢,抵达位于广东省佛山的中国石化佛西加氢站。这是茂名石化氢供氢装置开成功后首批供应的高纯氢。

2022-12-13

​国产大功率堆创行业纪录 骥翀氢能金属板堆达到137kW

,是目前国内外领域已知的最大金属板单堆功率。

2020-06-11

北京“能源谷”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链

论坛由北京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经济和信息化局、昌平区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承办。

2020-11-03

陈清泰:到2025年前后新能源取代将出现拐点

日本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做得精而又精,在氢方面又率先有新突破;欧洲、美国认定的是氢;我们则根据国情另辟蹊径,认定了储能,纯驱动技术路线为主,这在当时是冒很大风险的。

2019-06-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