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煤气 | 耗时 11 ms

中国都“氢”装上阵

大同号称中国都,每年原产量超过1亿吨。但优质动力已经枯竭,寻求全新的产业突围势在必行。目前,大同正在努力构建“氢能社会”。

2019-12-31

澳大利亚ACT地区已投资100%可再生能源 但仍依赖于炭和天然

这一里程碑是在去年10月宣布的,但ACT地区(澳大利亚首都及周边)仍在从炭和天然发电站获取电力。困惑吗?

2019-10-22

“中国电发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龙第20期(二) | 中国工业应对候变化的成效与展望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温室体排放总量最多的国家,在应对候变化领域所做努力和成效直接关系全球应对候变化目标的实现。 工业是我国应对候变化的最主要领域。

2020-12-11

智利加速关闭电电站

2019-12-25 15:36:47 中国能源报据标普全球普氏日前报道,法国能源集团Engie将关闭其在智利的新燃发电站Mejillones。

2019-12-25

电“清洁化”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我国燃电厂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水平,与燃电厂相接近,这些排放限值比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排放要求大概严50%以上。

2019-05-29

全球燃发电量降幅创纪录

2020-03-18 10:23:46 中国能源报近日,英国独立候智库Ember发布《全球电力行业回顾》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燃发电量同比下降3%,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下降2%。

2020-03-18

化工在“碳中和”历程中不可或缺

虽然目前各个来源的能源消费预测数据不尽相同,但2040年前后的预测数据差别不大,即未来20年,我国能源结构仍将是“富、缺油、少”,这正是我国过去发展化工技术的前提。

2021-08-23

2019年美国燃发电量降至42年低点

电力需求下降带动2019年燃发电量下降,而天然和风力发电量增加是造成燃发电下降的主要原因。2019年,美国天然发电量同比增加8%,达到创纪录的近1.6万亿千瓦时。

2020-05-12

高效电样本“胜利”发电

“粗粮褐”咽得下众所周知,的质量直接影响电厂的发电量和发电水平。褐仅在锡林浩特探明储量就有330亿吨,然而,褐低热值,含水量大,用于发电效率不高等种种问题摆在设计团队面前。这口“粗粮”怎么吃?

2020-10-12

全球燃发电经济性再降

与此同时,整体来看,印度目前已有51%的燃电厂发电成本高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在美国,虽然目前并没有新建燃发电产能的计划,但现有的燃电厂中有22%为负债运营。

2020-04-15

电如何度过第二个困难期?

但是,至今仍未从根本上撼动“为基础、电为主、油进口”的能源格局,炭、电仍属主体能源。电在能源结构中仍然拥有“567”的比例优势。

2019-08-07

2019年全球炭发电量有望下降3%

候和能源机构Carbon Brief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炭发电量下降了约300太瓦时,这超过了德国,西班牙和英国去年炭发电量的总和。

2019-11-25

华南电厂或成电抢运急先锋

福建省隶属国家能源、华能旗下电厂采购进口占比高达80%,但受进口配额数量限制,下半年,继续采购进口难度加大,大部分资源只能转向国内炭市场。

2020-07-20

中国遏制燃电厂排放效果显著

2019-09-26 10:07:57 中国能源报燃电厂在中国的能源供应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9-09-26

电企新能源狂飙!

深化炭与电、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是当年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兼顾绿色发展的重要部署,很多地方电企业正在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以下为部分地方电企业的新能源布局!

2023-04-18

全年关停落后电机组210万千瓦!

产量完成1.1亿吨左右,推进炭、电力协调运行,电年度合同履约率达90%,2020-2022三年电长协合同签订量超过1亿吨。

2021-01-28

“2+26”城市民用散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2020-03-17 11:22:56 长城新媒体   作者: 刘澜澜  大污染防治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民用散治理一直是大污染防治的主攻方向之一。

2020-03-19

可再生能源首次超过燃发电

2020-04-22 10:21:54 环球经济研究网国际能源机构(IEA)上周发布的有关世界发达经济体主要电力趋势的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在2019年首次取代炭成为发电来源。

2020-04-22

电价格联动新机制

总体而言,发电耗低的企业受价波动影响小,耗高的则相反。在交易过程中,低耗机组上浮波动幅度会更小,会有利于突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

2019-11-01

一燃超低排放技术遭遇“拦路虎”

2019-05-08 08:11:25 经济参考报烧也能达到烧天然排放标准,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军营团队在燃超低排放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目前已在多地转化应用,PM2.5细颗粒减排等环保与经济效益明显

2019-05-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