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批企业凭借着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打开了广阔的市场销路。
从最早的“绿牌”鲜有人问津,到如今的频频占据C位,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高光时刻。不过,放眼未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有很多短板需要补齐,人才缺乏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能尽快构建可以依托现有业务的液化氢的价值链,有望在标准竞争中领先,获得授权收入。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使合并营业利润的5%来自氢能相关业务。氢能相关市场今后有望迅速扩大。
纵向上,依托CTG和MTO业务,向上靠近优质煤炭和天然气资源,向下延伸烯烃产业链,探索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横向上,利用现有的氢气产能切入氢能产业,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合资的方式布局制、储、运、加等氢能基础设施
应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iLint列车随着“零排放”需求的增加,可替代能源技术的应用成为全球交通领域关注的热点。其中,氢燃料电池技术被公认为是可满足客运列车动力需求,实现未来碳中和的创新解决方案之一。
“到2025年,公司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将初步建成。”3月23日,吉电股份(SZ:000875)董事长才延福在深圳举行的战略合作伙伴论坛暨战略发布会上做出如上表示。
自美锦能源发布要耗资100亿元在青岛建设2000亩的氢能小镇、耗资100亿元在嘉兴建设2000亩的氢能汽车产业园的消息以来,市场对其议论颇多。
5月23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表主题演讲时作出这一预判。这是SNEC会议暌违两年后再次举办。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个地方政府出台氢能发展规划,纷纷抢滩布局万亿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氢能发展方向、核心技术能力等多重难题仍待解。
2018年,IHSMarkit公司就欧洲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并降低欧洲碳排放的潜力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对其他国家地区选择氢能重点发展领域、评估氢能产业发展潜力提供借鉴。
关于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领域,《规划》指出,要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加快布局氢能前沿产业,培育壮大氢能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实施氢能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区,推动山东全省由“山东制造
文件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12月3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2021-2035年规划》)公开征求意见。补贴时代进入尾声,新能源车市场何去何从备受瞩目。
我们还充分发挥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这次峰会集聚了众多氢能产业链的企业。在氢能发展的道路上,每一家企业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那如果我们想进一步地把氢气推到一些非车业务部门,包括天然气掺混(等体积)、合成氨、热电联产、炼钢、炼油、合成甲醇等,这种情况下氢气的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到30元/公斤。
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组织机构代表、权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众多嘉宾会聚一堂,把脉全国乃至全球最新氢能产业发展动向。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