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热度 | 耗时 14 ms

泵两联供:现阶段该不该鼓吹“地冷”?

该系统的主机既不是前文提到的“空气源泵冷水机组”,也不是“空气源多联式空调(泵)水机组”,该产品的制模式、运行末端型式等与上述两个品类的空气源泵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产品之所以被称之为空气源泵是因为它符合空气源泵制的原理

2020-09-07

中石化干岩开发取得新进展

2019-08-09 08:47:24 中国化工报   作者: 彭大为 张明江  近日,从青海省共和县传来消息,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固井技术服务中心对该县干岩井GR1井实施固井一次成功

2019-08-09

攻关京津冀深部储增产技术

26 11:28:04 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 原若溪  [摘要]: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牵头申报的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部碳酸盐岩储层强化增产与利用综合评价技术

2020-02-26

寻找后补贴时代的光发展之路

100%回首2019年,尚处于培育期的光产业表现不俗,其中以2018年底并网发电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示范项目尤为亮眼:该电站自2019年10月1日正式进入发电量考核期,11月份月发电量达成率已接近

2019-12-17

中冰地培训项目正式揭牌

该培训项目是中冰地技术研发合作中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中冰双方探索培养地领域专业人才、深化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冰岛前总统格林姆松和中国石化副总经理喻宝才共同为中冰地培训项目揭牌。

2019-12-03

11月动力市场保持高 锂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从目前车企及头部电池企业排产情况来看,11月市场仍会保持较高

2020-11-03

第23届高交会环保与能源展:碳中和攀升,或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风口

2021-05-18 15:54:27 中国能源网“碳中和”,可能是今年对我国未来影响最大的高频词。

2021-05-18

助力北方清洁供,双良节能再获大单

该项目是石家庄西柏坡电厂废利用入市长输项目的配套工程,采用16台双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机容量60MW补燃型大温差换机组,实现了供/回水温115℃/30℃的大温差换,充分利用了西柏坡电厂余为近

2020-11-09

北京向大地要量 新型供暖方式上线

这种新型地源泵是怎么抽取量,为居民供暖的呢?“地表浅层地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能而蕴藏的低温位能。”

2019-11-07

能急需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

 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专业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泵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郑克棪教授向《地源泵》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地能行业发展的历程,今年正值地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他表示地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2020-04-13

电联产难“救”青海火电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青海供市场较大,一年中有近6个月供暖季。那么,电联产能否成为青海火电的新出路呢?民用供暖投资难收回“我们承担西宁市海湖新区大约1516万平方米的供项目,全部是居民采暖。

2019-08-22

火电厂脱硝系统伴疏水改造回收

、温,确保尿素溶液疏水管道伴正常。

2020-11-20

欧盟项目着手开发浅层地

常常为人所忽略的地能,其实是人类身边几乎可供无限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尽管阳光、风能和洋流也是无限清洁可再生能源,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利用。

2020-04-09

河南省地能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期

那么,河南省的地资源蕴藏量究竟如何,又开发利用到了什么程呢?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冯进城介绍,地资源包含:浅层地能、深层水型地能、干岩等类型。

2020-10-29

发电没补贴后的一个预测

仅推进商业化三年左右便彻底失去国补,令人慨叹中国光发电行业真是生不逢时。但政策已出,板上钉钉,已无可回旋。光发电行业的同仁们,将另谋生路的有之,将继续“死磕”的亦有之。

2020-02-27

2020西安地学术研讨会召开

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地产业技术交流合作,推进地产领域产学研深融合,提高从事地资源开发领域人员业务水平。

2020-12-14

“水魔法”让湿垃圾变废为宝

这个高温高压下的水反应过程如能大大压缩,可否用于湿垃圾,使之快速转化为可回收的化工原料?金放鸣20多年前在日本读博期间开始进行水技术相关研究。

2019-07-16

官宣:雄安新区地总储量377亿立方米

张学农摄据中国雄安官网消息,雄安新区地流体总储存量377亿立方米,其中容城地田30亿立方米、牛驼镇地田125亿立方米、高阳地田222亿立方米。在采灌均衡条件下,地流体可采量为4亿立方米/年。

2022-10-31

"碳中和"风口下,地发展需要冷思考

该文章开篇指出,地能同其他可再生能相比,虽然重视程还不够,但要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地能不可或缺。展望未来,中国地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但美好的前景不会送上门,总结过去才能明白当下。

我国光发电产业受海外青睐

分析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发电装机规模有望增长至22.4GW。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50年,全球电力供应中将有11%将来自光发电。

2019-10-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