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为规范新型储能项目管理,推动新型储能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的通知。
2020-09-22 09:01:25 国家电网报9月15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雄安新区数字化主动配电网建设方案,计划在雄安新区建设国际领先数字化主动配电网,打造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明确市场主体身份——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伴随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国内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明显提速。
通过配置灵活可调的储热模块,熔盐储热系统可以高效利用廉价谷电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弃电实现清洁供热,在有效削弱供热对化石能源依赖、助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还可有效保证整个清洁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经过4000个小时的试验运行,日前在贵州毕节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专家认为,无论是分布式光储配套还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储能协同,储能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是全球乃至我国储能技术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青海相关政策与市场环境影响下,青海的储能在今年实现了多个创新应用。
在电力方面,受访者坚持将储能作为一个单独的资产类别,作为下一代发电、输电、配电和消费的概念。这将确保监管框架认识到储能相对于其它资产的独特之处。“储能系统既不是发电资产,也不属于用电资产。
;蜂巢能源推出短刀电芯储能系统……而在外部进化方向,阳光电源、华为等推出光储融合方案;阳光电源、远景能源、南瑞继保、海博思创等推出构网型储能系统。
3、2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的行业标准《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这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份指导新能源储能配置规模的规划技术导则。
但已实施25年的西电东送,面临新挑战:能源结构发生变化,电网调控能力不足;受端网架支撑能力存在制约,送端直流配套电源建设进度滞后;储能发展规划建设滞后,抑制了新能源装机。
2020-04-16 14:39:32 北极星储能网整理4月13日,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拜会国家电网董事长毛伟明,双方就综合智慧能源开发、储能示范、氢能研发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2021-05-08 08:14:20 中国网财经5月6日,国内两大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宁德时代和明阳智能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储能应用达成战略合作。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