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清洁能 | 耗时 19 ms

江苏第二批电网侧储:5地建10个储电站

大规模储电站的接入,将原系统升级为“源网荷储”系统,实现最大280万千瓦毫秒级的负荷响应,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上了一道“保险锁”。储电站在镇江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发挥了极强的顶峰作用。

2019-04-15

国家源局王大鹏:“十四五”期间将继续稳步推进生物质多元化开发!

国家源局新源和可再生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致辞时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生物质发展的成绩,并对“十四五”期间生物质的发展做出展望。

2021-12-10

青海新源装机约达15.54GW 消纳水平保持高速增长

2019-12-06 10:51:28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夏连琪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青海省近年来深入扎实推进国家源示范省建设,目前新源上网电量已达189

2019-12-06

龙源电力与傲普新源联合体在乌兰察布打造新源+储示范项目

根据协议,龙源电力将携手傲普在乌兰察布投资建设电化学储电池制造超级工厂,并开发乌兰察布新源发电+储示范项目。

2020-11-20

2035年 美国将使用90%的可再生

专家们对于电力取代燃煤电力的速度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美国在2050年之前源使用率就达到100%,成本低,阻力小。

2020-06-17

央企“碳中和”行动:打造多元低碳源供给体系

国家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辛保安在会上表示,要构建多元化源供应体系,加快电网向源互联网转型升级,打造源优化配置平台。这是央企探索“碳中和”路径的一个缩影。

2021-01-05

产业期待更多技术创新

  “公司一直关注储产业,例如独立储、共享储等,而今年,是大储发展的关键年份。”

2023-08-02

加码氢装备市场!中国石化成立氢装备分公司!

3月11日,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氢装备分公司成立揭牌仪式,这标志着该公司氢装备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2022-03-30

“医”心为民扬风——我市以廉医院建设带动医疗服务力提升成效明显

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市中医医院的“三一”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名专家会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韦雪英在家门口就享受名医服务。

天津滨海吾悦广场,因吾盛源而温暖!

同时,由吾盛(上海)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吾盛源“)采用EMC模式投建的天津滨海吾悦广场5.8MW电锅炉水蓄热供热项目也顺利投运!

2021-12-20

国际源署:全球对可再生源的投资需再翻两番

国际源署(IEA)表示,如果想要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并让源市场保持稳定,我们对可再生源的投资需要在2030年前翻两番。

2021-10-19

中国氢联盟发布《可再生氢100行动倡议》

倡议从推动可再生氢加速发展、强化氢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构建统一的可再生氢市场、引导可再生氢融合发展、坚持氢产业安全发展以及加强可再生氢领域国际合作六个方向入手,以进一步发挥氢优势,助力以新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1-09-24

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储项目开始部署

2021-07-05 11:25:06 中国储网   作者: 刘伯洵  据外媒报道,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建设的Manatee储中心部署了第一批电池储系统,该项目据称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太阳

2021-07-26

联合国启动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源使用

联合国4日启动2025年前源承诺促进行动计划,以促进可再生源使用,到2025年实现再有5亿人获得电力供应,再有10亿人获得烹饪解决方案。

2022-05-17

杨武英:秸秆利用追梦人

在与钢铁机械、各类秸秆打交道的日常中,追逐自己秸秆利用的梦想。乡间归来发宏愿2012年秋天,杨武英乘车去昌图县出差。

2020-10-14

光储融合 全面智 华为数字源助力千行百业迈入低碳新时代

第十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利用大会暨中国(山东)国际新源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2022-08-16

到2040年全球风与太阳发电份额有望增至45%

近年来,为了达到减少排放的目标,各国都在不断增加太阳光伏、风等可再生源的部署,使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够增至足以淘汰化石燃料工厂和核设施的发电量。

2020-10-30

光伏发展带动智利电池储系统崛起

光伏市场的发展顺带储系统的实施,将使智利在可再生源领域崛起。那么在智利,电池储系统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智利在可再生源和碳中和方面有着雄心壮志。

2019-09-10

“十四五”规划中 可再生源份额将远超预期?

2020-09-15 09:00:23 OFweek太阳光伏网“十三五”中,中国的源消费结构有了显著优化,源供给质量大幅提升,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源体制发生深刻变革。

2020-09-15

舒印彪:源电力行业应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要以“四化”(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为路径,加大源建设投入,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加快电替代,实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发展数字经济,建立碳标准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碳减排制度体系,加强国际标准化建设

2021-06-1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