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清洁能源产业投资热度 | 耗时 49 ms

澳大利亚ACT地区已100%可再生 但仍依赖于煤炭和天然气

2019-10-22 08:15:36 中国新网澳大利亚的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现在了足够的可再生,已占其消耗的100%。

2019-10-22

国家集团国电电力:硬举措强落实保电迎新春

2021-02-18 10:31:37 中国煤炭网   作者: 吴威威  随着春节临近,国家集团国电电力提前部署,主动作为,以最“强硬”的举措将生经营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2021-02-18

美国用户储创下季纪录

Wood Mackenzie存储团队的高级分析师Vanessa Witte表示:“安装工作通常是在下半年进行,因此2022年第一季的电网规模储系统的储容量目前最高,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事件

2022-07-14

机构:光伏短期为何被追捧?

之前全球主要国家提出碳中和,要用替代化石,简单来说就是不排碳或者少排碳,这里面用到的是一般来讲就是风水光核。

2022-11-24

汽车行研究:“碳中和”主旋律之一,五大趋势分析

3)美国拜登当选,利好新汽车发展。2020 年 10 月,拜登方在《 革命和环境计划》演讲中提出,确保美国实现 100%的经济,并在 2050 年前达净零碳排放。

2021-03-02

5月以来新领域百亿元级项目频现

据统计,5月以来,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百亿元级规模项目。其中,7个项目涉足新。从金额上看,晶科和金冠电气总额分别高达560亿元和680亿元。

2023-07-06

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瞄准新

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聚焦新,正在为的长远发展奠定主基调。在内看来,地方政府对新的支持,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密切相关。

2021-01-05

部署太阳+储项目可降低电力市场交易价格波动风险

2019-09-19 11:22:01 中国储网随着的广泛应用,很多开发商希望将可再生发电设施与负荷消耗进行更紧密的匹配。

2019-09-19

预计2022年11月建成

,预计明年11月建成

2021-04-01

十四五,环保会好吗?

例如,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煤电供应系统,光伏、风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过去市场竞争中那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极大改善,对环境守法的企更加公平了。

2020-10-27

150亿!天合光联手通威股份 “押注”的这一光伏新系列品火翻天?

11月17日,天合光公告称,公司拟与通威股份及下属公司签署合协议成立项目公司并共同于:年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额约40亿元;年15GW拉棒项目,额约50亿元;年15GW切片项目及年

2020-11-20

81.46亿!新疆光伏绿电制氢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

3月17日上午,2023年自治区重大项目集中复工开工暨一季全区重大项目调会举行,在位于伊宁市苏拉宫工园区的伊犁州分会场,伊宁市光伏绿电制氢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

2023-03-31

中国智家电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一些中国家电企设立海外生基地以及配套链,助力当地升级,创造就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3-09-06

那些年,可再生背过的锅 | “后补贴时代”的迷思与机遇

本期活动以“中国可再生的迷思破局”为研讨主题,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发改委研究所、中国新电力联盟等多家科研机构和可再生领域的专人士,以嘉宾身份来到现场,与来自环境和报道一线的媒体

2019-09-18

系统降本,助力平价:阳光电漂浮系统再赴约SNEC

2019-06-10 10:23:22 中国网6月4日,阳光电浮体及漂浮系统解决方案亮相SNEC光伏展。

2019-06-10

“共享变电站”破解企用电难

由于自建电站大,企金紧张难以承担,加上变电站可研审批建设工期较长,用电难题将直接影响企在建项目

2020-09-07

甲醇是氢完美载体

那么,当前,约束氢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一,氢是体积量密最小的,且极易泄漏,在密闭空间里很容易因为聚集而发生爆炸;第二,氢气制造成本虽然不高,但储运成本却很高,加氢站建设成本则更高。

2020-07-22

今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金补助这样申请

三是项目建设内容描述晰、真实可靠,污染治理类项目应明确计划采用的技术、深治理要求;淘汰类项目应明确淘汰的设备、生线具体信息,确保不具备复条件;力建设类项目应明确建设项目的详细内容、购置设备的具体类型和数量等

2020-07-03

可再生发展目标应“往前走一步”

刘汉元说,目前我国光伏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完全具备快速发展、实现根本转型的总体条件。

2019-03-26

IEA:全球系统50年内将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展望》指出,全球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因此,面临的减排任务艰巨,也是各国一直以来最为重视的减排领域。为了不断推进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可再生应该成为全球的优先选择。

2020-11-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