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联合承担实施的朱湖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成功探获水量39m³/h、井口出水水温46.5℃的中深层地下热水资源,打破了多年来孝南区无矿可用的瓶颈。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将组织编制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详细分区指引导则并通过局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公开资源条件及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换热系统主要设计参数和地质环境保护要求等,按照每五年一次的频率对详细分区指引导则进行动态更新
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强调要“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
据了解,中深层无干扰地热地埋管供热技术是通过专业的石油钻机向地下2000到3000米地层进行钻孔,在钻孔中安装一个密闭的金属套管换热器,通过换热器内部介质的循环流动,将地下的热能导出,再通过地面的热泵机组和输配系统向建筑物供热
李吉武口中提到的这个难题,叫地热回灌,是众多地热开发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伴随着东营明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深层砂岩热储负压回灌技术的运用,这一行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根据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于2019年7月印发的《河北省地热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2018—2020年)》(下称《规划》),河北省平原区现有地热井2305眼,实际开发利用地热井1879眼,其中开采井1531
2022年10月14日,沣西能源·2022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热高层论坛协办单位——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中深层地热能测试仪经打压试验及运转调试,各类设备及监测控制系统运转正常,现已运至陕西彬长大佛寺煤矿地热能项目正式开展测试工作
、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地热能区域能源及多能互补、国际发展前沿与展望、地热发展研究与前景展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并对最前沿的地热能和地源热泵技术与模式等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在座谈会上表示,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针对“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理念,要系统厘清地热资源家底、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提出战略与对策,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新路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效果图自今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1号能源站项目按下了建设的快进键。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进入装修及安装阶段。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新能源综合供热(冷)工程,项目有那些亮点?
陕西省地热协会会长王秉琦在致辞中说,近年来陕西省地热行业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中深层地热无干扰井下换热等高效换能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助推了陕西地热事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令人略微遗憾的是,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总量居世界首位,但以中浅层地热的直接利用为主,也就是温泉洗浴、地源热泵等直接取热方式。
在天津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水环中心”)、勘探技术研究所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2017年以来在东丽湖地区开展了地热地质调查工作,打响了京津冀地热科技攻坚战第一枪
2020年,已经86岁高龄的何继善来到深圳,成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院长。“利用地下空间、发现清洁能源,这是我们研究院的两大宗旨。”
西咸沣西能源·2021第十三届中国地热高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地热能展本届论坛主题为“新开局·新思路 助力30·60双碳目标”,大会将围绕地热能及地源热泵产业战略规划与政策标准,地热供暖、地热发电产品与技术
大力开发利用地热能,对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地热能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开发利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四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沣西集团能源公司申报的“中深层地热地埋管供热技术”顺利入选。
2019-11-28 10:34:47 人民政协网 作者: 王珊 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公司总经理李剑峰在第八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表示,零排放中深层地热能供暖技术是一项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绿色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2020)项目”包含4部分内容:一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分区指引导则”;二是“上海市浅层地热能监测网络完善”;三是“科学实验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及研究”;四是“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量调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