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流电池 | 耗时 20 ms

废弃锂背后的暴利产业:仅回收市场就达1178亿

全球如今每年废弃的锂超过50万吨,其中大部分源自小型子产品。但随着世界向动经济转型,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锂的需求将增加10倍,大部分用于动汽车,届时废弃数量也将随之激增。

2020-12-14

多管齐下,寻找动汽车低温最优解

记者了解到,动汽车低温性能不佳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温度过低时,动力粘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锂离子拖嵌运动受阻,导率降低,最终引起容量减少;同时,制热比制冷能耗更大,动力系统效率降低。

2021-03-02

动力战场,宁德时代一骑绝尘

尤其是其诸多先进的安全技术、配方,以及新型CTP的封装方式,都可谓是为宁德时代,筑起的一道道固若金汤的城墙。

2021-10-18

2019年动力产业的几个趋势

在这样的芯价格下,如果一款A级纯动车的容量为50度,假设芯的成本占Pack成本比例为85%,则整个Pack的成本,将会达到6.9万元。

2019-10-18

燃料全链“抢滩”解水制氢

来自燃料产业链的众多公司纷纷开始布局解水制氢业务,其中不乏燃料堆/系统公司,以及膜极、双极板、催化剂等材料企业和专业的设备提供商。

2022-12-20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十四五”燃料汽车将走“降本”之路

氢燃料是理想的选择《中国科学报》:相比纯动汽车,燃料汽车有何优势?衣宝廉:以氢燃料为动力的燃料车与锂离子车相比,具有续驶里程长、安全等优势。

2020-02-25

协鑫能科与长久物达成换战略合作

2022年3月22日,协鑫能科发布公告,公司与北京长久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久物”)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换新能源汽车,共建绿色物网络,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2022-03-30

全新黑科技问世 聚碳发布“态石墨烯隐形供暖系统”

来自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这款“黑科技”新产品,暖涂士态石墨烯隐形供暖系统,可以免除集中供暖繁复施工、暖气设备占用空间、采暖环境干燥等不足,舒适、健康、便捷、安全的享受冬季带给我们的乐趣。

2019-12-25

清华大学发现有利于钾离子大规模储能的阴极材料

钾离子技术成本低、性能好,但迄今为止,它的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十分有限,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稳定的阴极材料。但作为一种比锂更加便宜、更加丰富的材料,科学家们也热衷于开发基于钾的化学物质。

2020-03-31

动力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发布!到2025年成本低于0.55元/Wh!

4月26日,中国汽车动力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动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其中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提升比能量、降低成本,以及建设动力回收利用生态体系等等。

2023-05-06

丰田研发新型氟离子 一次充续航达1000公里

双方正在研究的新型氟离子,单位重量的能量大约是传统锂离子的7倍,可以让动汽车一次充行驶1000公里。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氟的可充原型。

2020-08-14

新产业链价格跟踪简报:碳酸锂价格上涨 光伏硅料价格稳中趋弱

2020-11-23 11:25:48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龚斯闻  投资要点:锂:碳酸锂价格上涨,锂材料价格保持平稳锂市场旺季状态不变,预计当前需求较好的情况下会将满产状态持续至年底

2020-11-23

特斯拉能涨价,企业为何就不能涨?

中国了解,尽管整个行业普遍感受到从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而来的压力,但第一梯队的主供应商,却并未顺势“相应地”抬升装车价格。最先提价的主要是第二三梯队等企业。

2021-07-13

新技术实现曲面打印柔性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2日 (记者张梦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将路直接印刷到弯曲和波纹表面上的新技术。

2022-11-23

雄韬股份联手两家企业角逐氢燃料零部件市场

协议内容显示,基于对燃料汽车零配件市场的看好,鲍斯能源将战略入股华熵能源5%-10%股份,投资资金以现金方式支付,具体金额由双方商议决定。

2019-12-24

宁德时代再掀“革命” 钠能否替代锂

钠离子凭什么抗衡锂离子?成本优势明显相比于市场熟悉的锂离子而言,钠离子受到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其应用前景以及应用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甚至安全性。

2021-08-12

特斯拉有望官宣技术大突破

日特斯拉或推出新技术证券时报记者从特斯拉获悉,特斯拉日和2020年的特斯拉股东大会或将合并举行。由于7月7日之前不允许举行大型集会,因此日具体举办日期将在7月4日这一周之后择机宣布。

2020-06-22

原材料价格一路飙升,动力企业都有哪些应对措施?

10月26日,比亚迪锂也传出产品预计涨价不低于20%的“价格上调联络函”。

2021-10-27

欧洲专利局与国际能源署: 日本的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但企业排名第一的是韩国三星子(4787件)。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利申请数量(2000~2018年,表格根据欧洲专利局的资料制作)单元相关的专利方面,锂离子占2018年的总申请数量的45%。

2020-10-14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氢燃料产业化还需十年

2019-03-21 13:17:33 中国能源报锂和燃料这两种技术并不相互矛盾,也不是取代关系中国能源报:您认为氢燃料产业化何时能到来?

2019-03-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