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流电池 | 耗时 20 ms

最新报告 | 化学储能技术:力系统脱碳之路的重要方向

化学储能技术路线的创新趋势报告指出,化学储能产业具备三大特点,分别是产业链长且复杂、市场参与者背景多元,以及所涉技术横跨材料、物理、化学、力工程等多个学科,综合性强。

2022-07-14

革命为汽车重新“定义”

说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过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子配件。起初,科学界也把归为子元器件类别加以研究开发。而随着子产品快速普及,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的地位水涨船高。

2019-12-30

发展燃料,让未来出行更“氢而易举”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氢燃料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为车用能源结构注入了新活力,与内燃机技术、锂技术相结合,有望共同完善能源利用体系。

2021-07-28

锂矿争夺加剧 锂回收市场才起步

要实现锂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从上游寻求更多锂矿资源,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加强了对下游产业锂回收的布局,但总的来看,当前锂的回收市场刚刚启动,目前部分锂仍处于随意废弃状态。

2021-12-03

2020国内化学储能十大在建工程

、磷酸铁锂、全钒、铁铬、锌溴和先进技术

2020-02-26

3年动力企业数量减少50% 前五家市场占比80%

7月29日,中国化学与物理源行业协会(下称“协会”)针对国内动力发展趋势作出如此判断。

2019-08-07

宁德时代钠离子=储能春天?

7月29日,宁德时代钠离子线上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宁德时代称,其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2021-07-30

盟维科技CEO周莉莎受邀出席中国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并发表演讲 ——锂金属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逐渐进入产业视野

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盟维科技)CEO周莉莎受邀出席会议,并在“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动力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盟维科技在锂金属产品量产装车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2023-04-06

直击回收痛点 铅蓄利用有了目标责任制

当前,虽然锂、氢等快速发展,但由于性能稳定、使用安全、性价比高等优点,铅酸蓄依然广泛应用于交通、通讯、储能、物等行业。

2019-09-02

各大企业竞逐固态 三种技术路线谁将胜出?

此前,宝马曾表示,公司将在2030年之前推出全新的固态技术,并在2025年之前亮相相关车型。宝马方面表示,其开发的固态技术可将能量密度提高约50%。

2021-07-13

林德首个中国氢项目签约

这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林德公司在国内的首个氢项目。林德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气体和工程集团,是工业气体、工艺与特种气体的全球领先供应商。

2020-11-09

北京市将发布氢燃料汽车支持政策

2020-09-07 10:34:27 新华财经   作者: 董道勇 丁雅雯  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在即将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市将公布氢燃料汽车支持政策

2020-09-07

这家锂企业拟逾15亿元加码主业

天赐材料表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大增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锂离子材料产品量价有较大幅度增长。

2021-10-29

2023世界动力大会再聚首 LG新能源开创下一代创新战略 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20分钟内完成80%高效快充,并拥有质保10年和行驶超过30万公里的保障;在安全层面,通过克服当前锂离子的局限和开发新的系统来增强的安全性,例如安全性强化隔膜技术;此外,与锂离子相比,下一代可以降低

2023-07-19

固态企业辉能科技拟两年内赴海外上市

今年3月,Gogoro宣布与辉能科技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全球第一颗交换式动机车固态原型。之后,双方计划将最新的科技导入二轮动载具市场。全新的固态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4年逐步迈入量产。

2022-04-22

技术再难突破

自1991年首次推出以来,可充已成为日常科技设备和动汽。车源的通用标准。数据显示,现在世界上300多万辆动汽车中的绝大多数都使用锂驱动。

2019-03-25

大容量储能站实现“说走就走” ——我国首座无须配套变压器的移动式储能站建成

我国首个移动式大容量全场景储能站—南方网河北保定储能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23-02-24

2019年中国氢燃料堆生产设备市场规模10亿

2019-12-25 11:19:08 新产业智库2019年中国多家氢燃料产业链产线投产,主要集中在燃料关键材料、膜极、堆等环节。

2019-12-25

麒麟问世,或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

麒麟的系统能力密度图CTP3.0麒麟通过全球首创的芯大面冷却技术,不仅可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而且在同等化学体系和包尺寸下,包的量相比特斯拉主推的4680系统提升13%

2022-07-25

二线厂商齐战“宁王”,动力格局生变?

 来源:中国网Model 3的配套企业共有3家,除了宁德时代,还包括松下和LG新能源。

2022-01-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