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流电池 | 耗时 22 ms

工信部:1-2月新能源汽车动力装车量约30GWh

工信部近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锂离子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2月全国锂总产量超过82GWh。

2022-04-22

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 氦膨胀制冷氢化系统调试成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氢、仲氢含量97.4%。

2021-09-22

业界激辩钠三种技术路线 产业化路在何方

  近段时间,钠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不少公司公布了在钠领域的最新进展。11月29日,中科海钠(阜阳)全球首条GWh级钠离子生产线产品下线。

2022-12-06

看欧洲各国如何花式储能 —芬兰“沙”、德国“热水瓶”……

从传统的基于锂的“超大号”,到、硅相变、熔盐、铁空气、重力、二氧化碳膨胀等,为了储存能量各国尝试了各种办法。

2022-07-25

能改变硬度材料可3D打印全固体

日本东北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利用3D打印机制造的全固体技术。该技术使用可自由改变硬度的材料,只需几个小时即可完成制造,且无需高温工序。该技术有助于全固体尽早实用化。

2021-12-28

中国锂产业已是世界第一!接下来怎么办?

我跟锂打交道大概有四十几年的时间,今天我想以锂与“动中国”跟大家一起来交。我国锂产业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2022-10-18

退役动力拆解无“标”可循

造成此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出台动力统一标准。随着动力回收利用产业的不断发展,尽快出台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众所周知,退役动力回收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一环。

2019-05-10

2022年上半年全球锂离子供应和需求更新

供需由于需求旺盛和原材料价格创新高,2022年锂离子的供应将持续紧张。全球产量将增长40%,达到730GWh,仍然无法满足需求,或引起供应短缺。

2022-08-18

全球动力回收再掀热潮

随着全球动力装机量的持续攀升,动力回收再利用问题也逐渐登上行业“热搜榜”。

2019-09-30

2023年3-4月全国锂离子总产量超过138GWh,同比增长45%

2023年3-4月,我国锂离子(下称“锂”)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3-4月全国锂总产量超过138GWh,同比增长45%。

2023-07-19

嘉化能源携世界氢能巨头 掘金燃料产业

后者是世界上领先的商用氢气供应商和态氢气供应商。根据协议,空气化工及其关联公司拟在浙江就嘉化能源(600273)、三江化工的尾氢资源,投资氢能和氢项目。该项目预计总占地面积约100亩。

2019-03-29

中创新航又一百亿动力项目落地

3月22日,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中创新航动力及储能系统眉山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我市锂产业从材料到应用链式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2-03-30

Q1动力产业链成绩单“大比拼”

反观动力上市公司,业绩虽然都有增长,但是受到上游材料涨价推高制造成本的影响,业绩整体增幅不算特别突出。另外,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动工具、动单车用市场,部分企业业绩表现也非常抢眼。

2021-07-13

特斯拉频繁收购企业 距离自产更近一步

、笔记本脑等动产品的小型自动的生产设备的制造,并为相关企业提供满足其生产自动化要求的解决方案,而目前该公司正在着力于开发“高速”锂离子生产系统。

2019-10-09

化空气集团将收购和运行世界上最大的制氧工厂

根据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划,萨索尔已与化空气集团签署了独家谈判协议,出售其位于南非塞昆达的世界上最大的制氧厂。

2020-08-05

企业频“牵手”,车企大力化解“荒”

全行业的“芯”荒让所有车企头痛,在为芯片奔走的时候,近期多家车企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企业频频牵手,拓展产能,化解“荒”。

2021-07-22

氢燃料10大上市公司 谁的想象空间大?

19、飞驰科技订单情况:根据飞驰汽车科技6月27日官微《飞驰科技收获首批氢能重卡亿级订单》数据,“6月同期,飞驰科技燃料汽车车型累计交付69台,其中燃料货车(含重卡、厢式物车)65台,燃料客车

2021-08-18

2019年1-9月中国燃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9-10-21 13:27:25 智研咨询摘要:氢燃料技术逐渐成熟,制氢效率大幅度提高,动汽车报废的问题逐渐被重视,政府开始鼓励氢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9-10-21

空气产品公司开始在鹿特丹建造第二座氢工厂

近日,空气产品公司宣布,计划在荷兰鹿特丹开始建设第二座氢化工厂。这个新工厂是该公司在荷兰博特莱克现有氢工厂的补充。一旦2025年投入运营,该工厂将使欧洲目前的态氢总产能增加一倍。

2022-10-10

2020年需求首次下滑 长期前景依然乐观

2020-06-23 15:07:20 盖世汽车   作者: 占亚娥  三十年前,锂离子还在为索尼便携式摄像机供;三十年后,锂离子已经能驱动行的特斯拉动车。

2020-06-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