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氧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电解液能够将锂氧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锂氧电池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
2021-01-29 10:41:28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作者: 朱培培 2020年,电池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国内多企业布局“永不起火”的电池。
近年来,类似蜂巢能源的多家电池新势力纷纷崛起,给市场带来新鲜血液,但要超越当前市场巨头,并非易事。近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在电池安全领域频频传出好消息。
2020-06-28 10:40:08 快科技据外媒报道,其援引特斯拉泄露邮件称,特斯拉在2012年量产Model S的时候就知道电池冷却装置有问题,可能因此短路甚至起火。
作为下一代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是将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相较现在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具备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的优势,可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广汽埃安的“石墨烯导电”,还是上汽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甚至是蔚来汽车的非全固态电池,都是基于现有技术对动力电池充电效率、储能效率的改善方案。
2020-02-13 10:15:57 中国新闻网2月12日,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术研究组合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 (LIBTEC)发起项目,力争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电动汽车
对此,电池中国从远东电池了解到,该公司结合当前电化学储能的核心需求和自身优势,以高安全长寿命宽温域新型磷酸锰铁锂电芯技术为主题,从体系设计角度入手,通过技术攻关,攻克磷酸锰铁锂导电性差、电池循环次数少、
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市场全面爆发,除了已被广泛应用的主流代表锂电池之外,钠电池的横空出世,再度搅热了新型电池市场。
11月18日,工信部电子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同时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11日从南京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科研团队在光伏电池制造领域取得新进展,突破了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钙钛矿薄膜的关键技术。相关论文近日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前几月,一个采用特斯拉电池组的储能站发生起火事故,大火一连烧了4天才熄灭,引起全球网友的关注。而今,起火事故的原因也已查明,并且储能项目将会恢复测试。
下面我们将对“电池突破”做一个快速回顾,以弄清楚为什么我们的电动汽车依旧在每晚进行充电。其实大多数技术报道都被夸大了。典型的“电池突破”指的根本不是电池本身。其实答案更有可能还在“实验室的烧瓶里”。
根据方案设定的目标,2023年前,北京将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到2025年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2021-06-29 08:15:33 科技日报 作者: 董映璧 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金物理化学与电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锗纳米晶体阳极使锂离子电池拥有前所未有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