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流电池 | 耗时 23 ms

固态实现重大突破!企业争夺下一锂技术制高点

据了解,这种固态关键突破是使用陶瓷分离器取代传统中使用的解质,作为正负离子动的介质,这种陶瓷是柔性的,而不是刚性的。

2020-12-11

宁德时代公开两种“固态”相关专利

固态商业化瓶颈犹存,宁德时代有望实力“出镜”众所周知,作为锂离子产业化的第30个年头,第三代传统态锂也已应用于动力市场整整十年,但其易燃性问题却始终未被解决,安全与能量密度相互矛盾,也让更多人对于动汽车望而却步

2021-01-21

比亚迪/蔚来两年内固态“装车”?

传统的态锂离子的能量密度上限被公认为300Wh/kg,即便是300Wh/kg也只是理论值,目前可实现的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想从技术层面再提升其实难度不小。

2021-07-08

“固态”搅局 锂行情有新变化!这几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视

相比目前主动力应用态锂,固态用固态解质代替了和隔膜,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极大提升。

2021-01-14

纯硅阳极打造高性能全固态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硅阳极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解质界面的不稳定性,这使全硅阳极无法用于商用锂离子。此次,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他们消除了全硅阳极附带的碳和黏合剂。

2021-09-27

钠离子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早前在一月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一论坛上则表示:“全世界的能都用锂离子储存,根本不够,钠离子是新的首选,为什么介绍钠离子呢?

2021-07-14

氢能产业中的广东力量——粤企实现民用氢自主生产

在不久的未来,越来越多的氢燃料汽车将在道路上行驶,更多的产业都经因为氢能的应用而发生根本性的升级。作为最清洁能源,氢能的重要性已经为各国所认识。

2020-08-20

约20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 如何避免“爆发式污染”

2021-04-14 08:58:15 央视13日,“20万吨退役大量入黑市”话题登上热搜,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蓄回收问题逐渐被关注到。

2021-07-12

蓝皮书论坛:固态到来前后的路线

当固混是10%态的时候,它应该是比较安全的,同时能量密度也满足汽车企业的要求。”他强烈呼吁企业不要犹豫,赶快进行固混的产业化。

2021-07-14

杨红新:动力新周期“三大挑战”

成本端,动力成本持续下降,将驱动主市场平价拐点的到来。

2021-07-14

大众投资的固态 靠谱吗?

这种固态能将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80%,并能在15分钟内充满80%的量,并将于2024年投入生产。而它突破的关键是,使用柔性的陶瓷解质取代解质。

2020-12-22

Gelion 签获 100MWh 非动锌溴系统订单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 Gelion,专注于非动锌溴的商业化应用,该技术来自于悉尼大学,Gelion已经签署协议,将从明年开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力项目提供数百兆瓦时的非动锌溴系统。

2021-11-16

蔚来汽车自造锂

蔚来汽车方面表示,研发实验室旨在探索锂离子芯和包在不同温度、拉力、湿度等物理实验条件下,芯及包的充放性能、温度性能、安全性能等,探索芯材料理化性质、配比、改性情况、注优化条件、包装配优化条件等

2022-06-14

安捷伦InfinityLab生物相色谱产品系列全面登场

 三台新系统包括配备高速泵的1290 Infinity II生物相色谱系统、配备全能泵的1290 Infinity II 生物相色谱系统以及1260 Infinity II Prime 生物相色谱系统

2022-07-06

当续航 1000KM 成为硬指标,锂技术何去何从?

以常见的锂离子为例,它们会用到石墨负极和金属氧化物正极(通常是钴、镍、锰、铁或铝),而则是有机溶剂中的锂盐。

2021-03-15

俄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新工艺

俄罗斯研究人员开发出用于生产固体氧化物燃料的完整技术循环,并选择了有效的制造材料,这些元件是由陶瓷和复合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论文近日发表在《应用化学杂志》上。

2022-12-06

太蓝锂汇|的玄妙与魔力,锂的原理概述(下)

是现代文明的血能的利用是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作为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通过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能。

2022-08-23

固态商业化缓慢,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固态在工作原理上没有区别,固态还是走的三元锂的路线,最重要的变革是解质由解质变成了固态解质,这是最核心的一个转变。

2021-07-14

安捷伦InfinityLab生物相色谱产品系列全面登场

 三台新系统包括配备高速泵的1290 Infinity II生物相色谱系统、配备全能泵的1290 Infinity II 生物相色谱系统以及1260 Infinity II Prime 生物相色谱系统

2021-06-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