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流电池 | 耗时 22 ms

国家投氢燃料堆技术获阶段性成果

根据国家投氢能公司此前公布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国家投氢燃料关键零部件及系统产品将实现量产。今年7月,国家投氢能公司100千瓦功率金属双极板燃料堆宣告研制成功。

2019-08-30

比亚迪又一动力基地

协议显示,比亚迪将在抚州高新区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15GWh新能源动力项目。抚州弗迪有限公司或是为此而成立。

2022-03-11

新能源汽车将迎“退役潮” 提速构建回收体系迫在眉睫

根据新能源汽车动力一般使用年限的预估,2020年左右,我国将要迎来家用新能源汽车动力退役的高潮。

2019-11-11

10大趋势看2020动力产业“变迁”

在市场方面,国内动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月度装机排名剧烈波动,外资冲入前十,二三线企业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2021-01-04

上半年动力投资热度不减

基于此上汽集团与供应商积极磋商,在盯紧交货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动力自研,推出全新的平台化动力

2021-07-26

储能安全敲响行业警钟

频发的火灾事故,引发社会对于安全的热议。目前,市场上的动汽车大多采用锂离子热失控是导致起火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热失控的因素较为复杂。

2019-09-20

特变工参建的昆柳龙直工程正式投运

2020-12-28 10:05:12 特变工12月27日,由南方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家西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站送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工程)正式启动投产送

2020-12-28

挖宁德“墙角”,比亚迪刀片“起锹”

至于福特为何没有用刀片,目前市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福特与比亚迪的合作较早,那时刀片还未诞生。还有一种说法是,刀片的产能有限,目前主要供给比亚迪自身使用。

2021-12-31

中日韩动力竞争蔓延至欧美

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上汽通用也曾与LG化学就合作进行接触。随着2018年“白名单”解禁,日韩企业在重金重返中国动力竞赛场时,客户目标不再单单局限于中国本土车企。

2019-04-09

我国动力行业正进入洗牌期

包含57家企业的“白名单”没有一家国外企业。从2016年底至2017年,三大韩系企业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陷入停滞。

2019-07-26

美锦能源:已掌握氢燃料部分技术,8月开通氢能公交示范线

其中,6亿元用于氢燃料堆及系统项目、10亿元用于补充动资金,50亿元用于加码焦化业务。

2020-04-30

动力增资扩产潮 低端产能退出优质产能才能进来

8月3日,比亚迪旗下弗迪成立全资子公司“无为弗迪有限公司”,将专门从事先进的高端动力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据称,比亚迪成功推出刀片后,或将为特斯拉等车企供货。

2021-08-24

2021年中国燃料汽车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030年燃料车实现百万辆目标

预计2025年我国燃料汽车达到5-10万辆的规模,2030年实现百万辆燃料汽车的商业化应用。

2021-07-09

中国首个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

安徽和浙江联合推动的中国首个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让新安江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黄山,探访新安江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情况。

2019-05-08

独家:ABC或成未来王者,爱旭股份持续改善供应链;下半年或迎产能、销量双增长

同时,企业在快速推进ABC的产品生产与制造,将从过去单一的制造商变为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整个产业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

2021-08-31

日本拟要求动汽车明示衰减情况

2019-09-03 13:50:42 新浪财经9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要求各汽车厂商显示内置于纯动汽车(EV)的寿命,使驾驶员能够通过驾驶席的显示器,了解重复使用不断老化的锂的衰减情况

2019-09-03

新能源汽车需过

尽管动车经历了多年的反复迭代,逐渐在能耗、动力、智能化等层面变得比燃油车更好,但充慢、充不满、停车掉、低温下续航大幅降低,冬季问题仍是新能源汽车尚未绕过去的痛点。

2021-03-12

陕西首台氢燃料客车下线

氢燃料客车的研制成功,对我省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台“秦星G10F”氢燃料客车通过初步技术评审,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020-03-13

宁德时代或将在泰国建

近日,泰国一名政府官员透露,泰国政府正与宁德时代等动力制造商就在泰国建设生产设施进行谈判。这或许意味着,宁德时代的锂生产基地版图拟向东南亚扩张。

2023-05-22

八百八十八辆中国纯动客车 组成服务世界杯的“绿色军团”

其中,空调设计采用智能温控算法,空调控制器自动检测识别车内外温度变化,动态调整风量,保证车内温度适宜;车辆动力采用独立、高效的冷系统,在车辆运行和充过程中可以将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保证整车行车过程中最高温度不超过

2022-11-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