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液态阳光 | 耗时 17 ms

明高: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氢能燃料电池

2.动力和能源相结合能实现能源低碳化低碳化,就是要减排二氧化碳,这就不得不提到风能、太能等可再生能源,尤其是伏的发展。

2019-07-24

明高做客央视谈储能:储存风,路在何方?

6月19日,CCTV2《中国经济大讲堂》播出题为“减碳在行动:储存风,路在何方?”的精彩解读,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明高教授指出,储能是新能源革命的瓶颈!

2022-07-13

逆变驻守敦煌十年 解锁平价之路起点

“现在已经稳定运行10年了”,季健翔手指着眼前的电站说,“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1600h,最高可超过1700h,在甘肃省居前列,这和逆变器本身稳定的性能密不可分,也和售后工作人员的及时响应、专业素养息息相关

2019-08-29

2020年以来主要流电池签署项目汇总

流电池等新型储能电池的政策春天正逐步来临。流电池在大规模储能的优势: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稳定性、绿色环保流电池通过不同电解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2021-10-20

荷兰研究发现伏发电制氢的成本最低

他们发现,伏发电制氢的成本最低,为每公斤6.22美元,太能与氢气的效率比为10.9%。

2020-08-14

电池如此厉害吓怕锂电池板块?资金分歧过度恐慌?看解读

传统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和隔膜组成,而固电池则为固体电解质。

2021-01-12

越南启动该国最大的太能发电厂

2020-10-19 09:48:52 中国石化新闻网10月14日消息称,越南中南集团已经启动了一个450兆瓦的太能发电厂,这是这个东南亚国家最大的太能发电厂,越南正寻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2020-10-20

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体储氢加注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成功开车

1月11日上午10时,由中国化学建投公司承建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体储氢加注一体化装置在上海金山碳谷绿湾举行开车仪式。

2023-02-06

亿利洁能向要电、以治沙,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效益双丰收

亿利洁能依托亿利集团治沙获得的土地资源优势、沙漠照时长优势和丰富的吉瓦级生伏发电运维管理经验,做到了向要电、向沙要绿、向绿要地,以治沙、以农促产、以氢储能,助力区域新能源与资源循环利用推广、改善人居环境

2022-02-10

电池:“替补”何时成“主力”

,逐步替代锂电池。”

2021-01-25

全球46家企业/机构布局固电池

2019-08-22 08:51:58 能源评论曾经,基于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人类近50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未来,依托固电解质的电池产业将不断挑战产业极限。

2019-08-22

电源登榜“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2020-11-30 14:33:51 电源凭借稳健的业绩增长和持续的创新能力,电源连续第十年登榜,位列第73位,较去年上升18位。

2020-11-30

钙钛矿助力伏平价 你准备好了吗

在目前全球伏组件每年生产100GW的情况下,这是产业链面临的巨大挑战。伏组件产业的高度集中将伏发电限制在全球能源总量的5%。

2020-03-24

中日韩固电池布局大PK

目前来看,中外大部分固电池项目仍处于研发阶段,已经推出的固电池各项指标表现尚有欠缺,与电池相比存在技术成熟度不够、产业供应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量产商用仍需时间。

2023-07-11

跨界伏沉浮录:大佬云集 姿各异

5月12日,明智能披露,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5GW伏高效电池和5GW伏高效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为30亿元(不含流动资金)。建设周期为5年,预计分三期投资。

2021-07-20

新材料可将太能储存数月甚至数年

但是,MOF的好处是它可以直接从太中捕获免费能源。在MOF中,碳基分子通过连接金属离子形成结构。至关重要的是,MOF是多孔的,因此它们可与其他小分子形成复合材料。

2020-12-18

电源又要灿烂了?

3.最近股价反弹最高超过60%,电源又行了?都是乐观惹的祸?对于2021年业绩,电源认为疫情是导致亏损的直接原因。

2022-06-27

对话沃题克创始人:你所不知道的太伏与微

(微赚登陆纳斯达克屏)记者:为什么当时想成立一个做太能业务的公司?题加恩:国家目前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太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我们也抓住这个机会干点“事”儿。

2019-04-18

伏大佬隆基进军氢能的背后:全国绿氢项目34个 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其实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关注氢能已经很久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圈就密集接触氢能。据香橙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绿氢项目34个,总投资已超过800亿元。

2021-07-09

储氢材料要走出“象牙塔”

储氢密度高又安全氢具有最高的重量比能量,但其体积能量密度很低。因此,要想将氢能推向实用,就需要大幅提高氢能的体积能量密度。蒋利军介绍,目前一般采用高压压缩、化或固化的方式,提高体积储氢密度。

2020-04-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