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烫手山芋”到“价高者得”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的火热,不仅带热了上游的锂电池生产行业,而且把最下游的电池回收行业也掀起了大波浪。
但是随着全球电动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有必要进一步加深与电池生产企业的关系,而入股即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在此逻辑思路导向下,外资车企掀起了入股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风潮。
以“宁王”为首,动力电池一超多强的行业格局看似稳固,如今,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日前有消息称,小鹏汽车正在考虑引入中航锂电,作为其新增主力电池供应商。
此次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风电业务。其公告显示:受益于国内风电行业需求增长以及公司海外风电业务的增长,公司风电领域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逾 120%。去年,由于政策变动,中国风电行业掀起抢装潮。
为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助力龙行工程落地实施,助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广西龙行未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东风柳汽汽车产业链综合能力管理咨询提升活动”,全面提升柳汽产业链的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2019-08-07 16:33:17 中国能源报核心阅读叶片、主轴承及海缆等相关配套部件受到产能制约,海上风电施工船严重不足,400万千瓦/年的吊装能力难以满足千万千瓦的“抢装”需求,海上风电产业链整体可靠性
政策利好,前景广阔,氢能产业链正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江苏苏州的一家能源设备制造企业,企业负责人刚结束与一位光伏行业客户商讨完制氢设备电解槽的订单问题。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世界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电动化浪潮,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产、签约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据业内统计,自开年至今,签约、开工的电池项目超40笔,总投资过百亿的达到15起。
与此前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不同的是,对于氢燃料电池产业,政策扶植的方向一方面倾向开放技术的合作研发,一方面也未急于推动产业商用进程。
[此外,日韩企业将会从本土电池企业抢走部分高端乘用车动力电池电动订单。与此同时,主机厂一边与动力电池企业联姻,一边也在伺机而动。主机厂与电池零部件商关系微妙,既有合作也有潜在竞争。]
来看几组数据: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7.8%,与电动汽车、锂电池一道组成外贸出口“新三样”;国产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去年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去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
2023年6月13日、14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了两场柳州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开拓外地市场交流沙龙活动,目的是搭建汽车零部件产业交流平台,推动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优先保障本地市场的前提下
事实上,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通知》发布后,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反响积极。
为了实现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早在2001年,科技部就围绕新能源汽车,确立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的“三纵三横”总体研发布局,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搭建了强有力的技术底座
为防止梯次电池报废后不能进行有效回收,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监测,当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具有可盈利的商业模式时,可推进动力电池估值体系的建立并促进动力电池剩余价值的发挥。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的数据,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295.9GWh,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54.5GWh,占了半壁江山,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企业据6席,市场份额约为
动力电池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迎风奔跑,产业链规模优势愈发稳固。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3年,动力电池企业在资本助力下,又将迎来哪些改变和突破?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