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从梦想照进现实厨房采用全电设计,采暖使用电热地膜,配备公共充电桩实现绿色出行……不久前,天津市首个全电驱动小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润园社区试点项目完成改造升级,实现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为“零排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日前,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场景小组发布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开放场景清单。清单分两批共33个项目,涉及我市4个项目。
电池行业的短期压力与长期需求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预测,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对汽车行业造成重大冲击,电动汽车的销量随之下滑,行业对可充电电池的需求今年也将首次下滑。
这家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我市以“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工业名城在智能化浪潮中的主动作为与责任担当(相关报道详见《柳州日报》2025年8月5日三版)。
2020-12-17 17:15: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蔡幸盈 姚科斌 潘玉毅 “把这些书放到企业文化俱乐部去,让大家共享。”
2020-08-24 08:09:37 中国山东网 8月19日,山东官亭(高密)~潍坊特高压变电站500千伏线路工程(昌乐段)组塔全部完成。
2月19日,柳州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各方智慧,共同谋划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下,我市正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全力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这些优秀案例的推出恰逢其时。
在汽车制造领域,推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造智能汽车生态系统;在钢铁行业,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炼钢工艺,实现精准控温、控压,提升钢材性能;在机械制造领域,推广智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应用,提升生产线的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4月26日,在2025年柳州市第七届“龙城人才周”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布柳州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共28个涉及工业智能制造、教育、人才服务、交通、文旅、农业的应用场景,等待区内外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工智能开发团队前来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部署要求,加快以“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努力开辟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三峡新能源实现6.45MW大容量国产海上风电机型的首次批量化应用,鲁能集团开创当期国内单根海缆敷设距离最长、登滩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纪录,华能集团离岸55公里风电场为国内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场
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职工通过AI炼钢精准判断转炉炉内情况柳钢集团投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近日,记者走进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看见正在“打工”的人形机器人搬起箱子,精准地放到指定位置;在柳钢集团转炉厂2号转炉炉后区域
面向基础较好的工业大县大范围复制推广试点城市工作经验和成果,依托县域优势产业推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重点中小企业的应用推广,打造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中小企业标杆。
其中,柳州市以“制造业‘1+1+3+N’破局,‘智改数转’驱动百年工业城焕新升级”入选城市案例,成为全国15个城市案例之一,为全区首个且唯一入选城市案例。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