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抽蓄仍然是最具竞争力的储能技术。储能技术的选择,储能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是安全,经济是关键,价值兑现和市场机制是出口。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在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方面明确提出: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鼓励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投资储能建设
首先,对于主要应用于风电/光伏+储能及自动发电控制调频电站的发电侧储能,光伏+储能的模式成了必然趋势。在经历了光伏的大额补贴之后,当前补贴的退坡已成既定事实。
对此,阳光电源解释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电芯基本上都处于上涨态势,对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及盈利能力形成一定的压力,今年二季度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比一季度也有所下降。
此次湖南等多个省份再次发文鼓励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主要源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新能源消纳形势依旧严峻,截至2019年底,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弃风率分别达14%、7.6%和7.1%,新疆、青海弃光率分别为7.4%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的发展战略。
广西翃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予旻表示,企业将与本地车企在物流、无人巡防、医疗、救援、农业等领域合作探索无人车开发,共同推进广西无人智能行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苏玲)11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的“天工开物”2024年工业旅游推广活动在我市举行,共同探讨工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工业企业和旅游景区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政策解读将帮助参会企业把握政策机遇,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此外,多家银行和投资公司代表将分享他们在储能领域的投融资经验和成功案例。
中储国能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公司,其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以及研发团队,都源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我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创始人、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陈海生研究员担任中储国能首席科学家
石硕介绍,2021年下半年投产后,公司走上发展快车道:2022年,公司完成上规;2023年,高压线束、充电接口产品配套超过15万辆新能源汽车;今年预计配套超过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同比增加4倍。
近日,各地陆续发布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储能。随着双碳战略不断推进,各地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规模化应用有望大爆发。
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等,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是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涉及的产业链包括投资运营、系统集成、电池、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目前青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近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在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时代到来,新能源速增态势下,储能大规模发展已势不可挡。
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电池产能将达到30千兆瓦,比上年增长87%,5年内规模增长10倍。锂电池的价格也在5年内下跌60%。储能电池产业还得到各国政府的大量补贴。
除抽水蓄能外,中国储能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压缩空气、飞轮储能、蓄热储能市场容量很小,且进展缓慢;化学储能增速加快,主要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为主。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