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系统各单位把疫情防控及发电供热保障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全力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燃料供应,确保政治保电、民生供热;视频连线系统主要疫区企业,陈飞虎、寇伟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向奋战在抗疫情、保安全一线的大唐职工送上诚挚的慰问
今年5月,美的官宣将入主储能一线阵营公司科陆电子,公司董秘江鹏在回答投资人提问时答道:能源管理是美的点燃第二引擎,在B端核心业务上布局与突破的关键领域。而储能产业正是符合国家支持的这个战略方向。
2020-08-13 08:13:04 界面新闻 作者: 周小飏 中国最大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正在提速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2020年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达到55.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约3.8亿吨。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方面,2012年以来,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裂变创新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成功,推动了我国核电事业的国产化,而伴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在福清核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5G基站建设投资和智能终端生产已经拉动5G产业链上游的芯片、电子通信产品制造产业发展,也带动了5G产业链中下游的手机和应用等消费。二是5G行业应用的红利。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
在6月17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6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也表示:“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既是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绿色消费、推动制冷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也呈现井喷式发展,20多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布局氢能产业,上海、武汉、苏州等城市相继发布明确的氢能产业规划,从事氢能业务的企业3年间增至近4000家。
新华社杭州5月12日电(记者张晓洁、张璇)“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技术突破”“加大创新力度”……近日在浙江德清举办的2023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上,制造业企业共享经验、畅谈合作、把握机遇,畅想中国品牌未来
9月中旬,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透露了上海市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方面的总目标:即到2023年,规划加氢站约100座、形成产值规模近千亿元、
2.新创氢翼获逾千万级Pre-A轮投资新创氢翼是一家氢动力无人机研发商,具备覆盖氢动力无人机领域,从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电堆设计研制生产、氢动力系统集成、到氢无人机设计研制及测试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2019-12-27 09:15:51 新华网 作者: 记者贾远琨 12月26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交三航局打造的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三航风和”号交付,将服务于我国沿海海上风场
未来氢能产业将如何发展?在4月29日于广西钦州召开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专家给出了答案:电氢协同将成为未来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用户企业进行放汽作业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罗茜茜报道摄影)9月12日,一辆辆满载蒸汽的移动供热车缓缓驶入鱼峰区工业园区一家制药企业,解决企业用热需求。
但种种因素和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发展氢能的大方向不会变,氢能产业各个应用方面均在大力发展中,并不能因为上半年燃料电池车辆的销售数据而判定氢能产业将出现转折,今年也不会成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典型应用场景、产业融合实践,以及对上合示范区、青岛市乃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