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济宁“氢”装上阵放大 | 耗时 29 ms

能冶金示范项目在中国迈出坚实一步!

钢铁是工业碳排户,从全球统计来看,钢铁工业碳排占全球排的5%左右,约占工业领域碳排的15-20%,仅仅低于化工行业。

2021-03-15

可随时制!美国陆军宣布一项新的技术独家许可

2019-07-26 14:56:53 中国新能源网这项技术的目的是收集气。美国军方官员最近宣布了一项新的技术的独家授权。

2019-07-26

燃料电池新赛道如何跑出“加速度”?

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此间举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说,力发展能和燃料电池不仅有助于交通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

2022-08-31

万亿能产业链,有哪些创业投资机会?

据《中国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测算,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机规模的扩,传统电力系统调峰储能方式将遭遇天花板,储能需求将应运提高,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功率调节缺口将达到1,200GW,到2050年将扩

2021-12-31

打造“东方岛” 青岛市发布能产业发展十年规划

山东能源研究院、中国石油学、山东学、中国海洋学、山东科技学、青岛科技学、青岛理工学等均在能不同领域开展长期研究。三是我市重点发展产业方向之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

2020-12-15

陕鼓签约全球首个能源还原制铁项目

当前,在全球“脱碳”潮的背景下,以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为中心的传统钢铁冶金工艺技术变革,已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趋势。

2021-03-22

骥翀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实现燃料电池-39℃冷启动关键性突破

第二个,我们在游产业链的优势。双极板是电堆的两核心部件之一,分金属板和石墨板两条技术路线。现在行业趋势是从石墨板往金属板转。

2021-01-18

国际奥委会:动力汽车加站很受欢迎

2020-05-18 08:12:21 中国新能源网在洛桑的日内瓦湖岸边,新的国际奥委会(IOC)动力汽车实际是静音的,但它们的加站,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制造了一些嗡嗡声。

2020-05-18

中国石化已向粤港澳湾区供超900吨

图片为中国石化广州石化供中心4月17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随着下游对燃料电池需求的逐步回暖,4月份,中国石化广州石化燃料电池供中心日充量稳步提升,其中,4月6日单日充出厂量达1.033吨

2023-05-08

2025年前北京将推广一万辆燃料电池汽车

北京市经和信息化局日前发布《北京市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2021-08-30

重庆开建首批加站 将打造成渝走廊

2021-04-09 07:41:19 新华社重庆首批3座加站8日集中开工建设,建成投运后每天共可满足约300辆能源公交车或480辆能源市政物流车的加需求。

2021-07-09

“人工智能+” 柳州这样加——关注我市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职工通过AI炼钢精准判断转炉炉内情况柳钢集团投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近日,记者走进东风柳汽商用车基地,看见正在“打工”的人形机器人搬起箱子,精准地到指定位置;在柳钢集团转炉厂2号转炉炉后区域

白城300MW风光制项目进入申报

2020-10-26 08:47:37 吉林日报据悉,当前白城市能产业已经进入实操阶段。30万千瓦风光制项目进入申报,百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已经签约。

2020-10-27

2020全球动力电池机量TOP10

2021-03-29 09:12:38 高工锂电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幅增长影响全球动力电池机电量排名变

2021-03-29

碳中和|国内外风电制技术进展

2011年10月,建造于德国柏林普伦茨劳的“风混合电站”正式建成启用,它是全球第一个涉及气储能和利用的项目。该项目风电机容量为6MW,电解槽机容量约0.6MW。

2021-07-12

10位知名企业高层激辩气制储运

7月3-4日,“2019高工电产业高峰论坛”在海浦东嘉里酒店3楼浦东厅举行,在能专场的圆桌对话中,由高工电董事长张小飞主持,邀请来自能产业下游的10家能企业负责人就气的制、储、运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等话题展开了针对性的分析与探讨

2019-07-11

能产业发展研究

2018年,中国年气产量约21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是世界第一气生产国,其中电解水制仅占约5%。

2021-07-09

英国成立能咨询委员会 并拨款1.39亿英镑支持天然气向能过渡

2020-07-24 10:14:41 车用能产业蓝皮书7月2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将提供3.5亿英镑用于减少英国重工业的排并推动后新冠疫情时期的经复苏,该笔资金将用于推动重工业

2020-07-24

零碳排能汽车保障北京冬奥会绿色出行

至20公里;25分钟内车厢速热可至10摄氏度……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关村能发展论坛,清华学长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能出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杨福源向科技日报记者亮出最新项目进展

2021-07-09

蒂森克虏伯与中国石化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能的高质量发展

11月4日,海——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当天,蒂森克虏伯与中国石化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全球低碳绿色发展的趋势下,双方将在能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2022-11-08
返回顶部 关闭